[发明专利]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88873.4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2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强;邓小军;刘韶庆;孙召进;林君山;李斌;赵艳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45/00 | 分类号: | B61D45/00;B60P7/06;B60P7/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唐轶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货运过程中,为了实现对货物等物体的限位,经常会使用限位装置。目前,高速铁路货运(快速货运动车组)具有比普通列车快速(前者为200~350km/h)、比航空运输成本低的竞争优势。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国家,已从运送特快邮件和包裹等服务开始,发展高速铁路货运。
传统的铁路货运(行包专列)的货物装载固定方式通常是:人工装卸,包裹散装(货舱地板),采用压缝堆码或梯形堆码型式,利用堆垛之间相互挤压密贴,不进行固定。快速货运动车组货物的固定,需要解决货物的模块化集装、快速装载与固定等问题,以保证运输的安全、可靠。要实现模块化集装单元在货舱的快速装载与固定,尤其是沿车辆运行方向要实现两个功能:一是集装单元的人工滚道运输,二是集装单元推至指定位置后的纵向限位问题。前者要求限位装置能够翻下从而不影响运输,后者要求限位装置能够翻起以满足集装单元的限位且满足强度要求。因此,为了满足货运尤其是高速铁路货运的需要,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果可靠,能够很好地满足快速装载与固定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限位装置,包括底座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限位件,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底座具有中空部分;所述限位件能够在限位状态和非限位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限位状态时,所述定位件定位所述限位件的位置;当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非限位状态时,所述定位件解除对所述限位件的定位,且所述限位件的至少一部分被容纳在所述中空部分之中。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具有主体部分和限位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段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段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段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限位部分;所述第二段与所述限位部分构成限位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段为直线段,所述直线段和所述限位部分构成T字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使所述限位件具有从所述限位状态向所述非限位状态切换的趋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段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扭簧。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定位件的第二端为钩状结构,所述第一段具有中空部,所述钩状结构用于在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限位状态时穿过所述中空部并勾住所述第一段的第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使所述第一定位件的第二端具有相对于所述底座向上运动的趋势。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踏板,所述踏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件上,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使所述第一定位件的第二端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向下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件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扭簧。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定位件的第二端用于在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限位状态时抵靠所述第一段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为所述第一段的相对两侧。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限位件实现了限位状态和非限位状态之间的切换,通过定位件实现了限位件的定位和解除定位,且在非限位状态下的限位件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底座的中空部分内,能够很好地满足快速装载与固定要求。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限位装置使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88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体抱轨锁
- 下一篇:奥迪B9U1左/右后支架连续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