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椅滑轨上轨打点设备及打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89367.7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2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曹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泰克诺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4 | 分类号: | B21D22/04;B21D43/00;B21D53/88;B21C5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陈忠辉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滑轨 打点 设备 方法 | ||
1.一种座椅滑轨上轨打点设备,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机构(2)、代加工件感应装置、框架(4)、代加工件夹紧机构(5)、第一打点机构(6)、第二打点机构(7)及可伸缩的格挡机构(8),所述移动机构(2)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其上设置有所述框架(4),所述框架(4)上设置有所述代加工件感应装置、代加工件夹紧机构(5)、第一打点机构(6)及第二打点机构(7),所述第一打点机构(6)设置于所述代加工件夹紧机构(5)的下方,所述第二打点机构(7)设置于所述代加工件夹紧机构(5)的上方且两者之间设置有所述格挡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滑轨上轨打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滑轨(21),所述滑轨(21)的上方设置有滑块(22),所述滑块(22)连接有驱动其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滑轨上轨打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4)包括底板(41)以及分别连接在底板(41)两端的第一斜板(42)和第二斜板(43),所述第一斜板(42)和第二斜板(43)对称设置,且其上分别设置有冲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滑轨上轨打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板(42)和第二斜板(43)的倾斜角度根据代加工件所需打的两侧点位进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滑轨上轨打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代加工件夹紧机构(5)包括上模块(51)和下模块(52),所述上模块(51)与下模块(52)的形状与所述代加工件相匹配,所述上模块(51)上连接有可驱动其轴向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并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控制下与所述下模块(52)配合将所述待加工件夹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滑轨上轨打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点机构(6)包括第一冲头(61)和第二冲头(62),所述第一冲头(61)垂直于所述第一斜板(42)且可贯穿所述第一斜板(41)上的冲头孔,所述第二冲头(62)垂直于所述第二斜板(42)且可贯穿所述第二斜板(42)上的冲头孔,两个所述冲头分别连接有驱动其伸缩的第三驱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滑轨上轨打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打点机构(7)包括间隙设置的第三冲头(71)和第四冲头(72),所述第三冲头(71)、第四冲头均垂直于所述框架4的顶面 ,且两个所述冲头与所述第一冲头(61)及第二冲头(62)呈等边梯形设置,所述第三冲头(71)、所述第四冲头(72)还分别连接有驱动其轴向伸缩的第四驱动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滑轨上轨打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冲头(71)与所述第四冲头(72)的间隙根据所述代加工件所需打的上端点位设置,其间隙长度范围在1cm-15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滑轨上轨打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挡机构(8)包括格挡片(81)及驱动所述格挡片(81)伸缩的第四驱动机构。
10.一种座椅滑轨上轨打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步骤:通过代加工件输送线将代加工件输送至打点设备检测区域,代加工件感应装置感应到代加工件后,发出命令给控制系统,停止所述代加工件输送线;
S2,代加工件夹紧步骤:控制系统控制移动机构(2)将框架(4)整体移动到所述代加工件处,使代加工件的底板位于下模块(52)的上端面,并控制上模块(51)向下运动与下模块(52)配合将代加工件夹紧,且此时,格挡片(81)位于所述第二打点机构(7)与上模块(52)之间;
S3,第一打点步骤: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打点机构(6)上的第一冲头(61)、第二冲头(62)分别在代加工件的一个侧面上冲压一个凸点;
S4,第二打点步骤: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格挡机构(8)将其上的格挡片(81)向后抽出,并驱动所述第二打点机构(7)上的第三冲头(71)、第四冲头(72)分别在代加工件的上端面上冲压一个凸点,完成四个点的冲压后,各部件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泰克诺机电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泰克诺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93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斜楔及其侧翻边工艺
- 下一篇:热轧控冷喷淋集管装置及其冷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