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蓝光性能{[Co(5-氨基-8-羟基喹啉)2]·H2O}n配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89884.4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0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罗亚楠;薛俊礼;孙纯国;于丽颖;姜慧莹;刘旭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7D21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性能 co 氨基 羟基 喹啉 h2o 配合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5-氨基-8-羟基喹啉钴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含偶氮配体的发光配合物在传感器技术、光化学和电致发光材料等方面有很好的性能和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倍受人们的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但由于偶氮类化合物极其不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发生原位反应,研究人员合成了含5-氨基-8-羟基喹啉配体的金属配合物。该配体是由于4-[(8-羟基-5-喹啉)偶氮]-苯磺酸在高温高压碱性条件作用的情况下偶氮键发生断裂,生成了对氨基苯磺酸和5-氨基-8-羟基喹啉两个化合物,其中,5-氨基-8-羟基喹啉与Co2+离子配位生成了配合物。研究人员研究了该配合物的发光性能,研究发现配体π共轭体系的大小和配体取代基的电子影响是调节配合物发光性能的重要因素。虽然人们对发光配合物做了大量研究,但是对于含有5-氨基-8-羟基喹啉配体的配合物的研究至今未有发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蓝光有机发光材料的亮度和发光效率偏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蓝光有机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蓝光有机发光材料{[Co(5-氨基-8-羟基喹啉)2]·H2O}n的分子式为C18H16CoN4O3,其结构式为
。
{[Co(5-氨基-8-羟基喹啉)2]·H2O}n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在5 mL乙醇、5 mL水和2 mL N,N′-二甲基甲酰胺的溶剂中加入30 mg氯化钴与5 mg 4-[(8-羟基-5-喹啉)偶氮]-苯磺酸,搅拌后用水合肼调溶液的pH = 9,继续搅拌30 min后将得到的红色溶液转移至玻璃瓶中,程序升温110 °C,72 h,得到棕色块状晶体,将产物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过滤后,自然干燥,以Co计算产率为42 %;本发明方法制备产品为晶型完好的单晶;本发明制得蓝光有机发光材料经发光性能测试,呈现蓝色荧光,其亮度和发光效率被提高,而且还具有高效率的荧光和较好的成膜特性,并且稳定性强,本发明制得产品的产率高,达到4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一方法制得产物的晶体结构图。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一方法制得产物的荧光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中的蓝光有机发光材料{[Co(5-氨基-8-羟基喹啉)2]·H2O}n的分子式为C18H16CoN4O3,其结构式为
{[Co(5-氨基-8-羟基喹啉)2]·H2O}n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在5 mL乙醇、5 mL水和2 mL N,N′-二甲基甲酰胺的溶剂中加入30 mg氯化钴与5 mg 4-[(8-羟基-5-喹啉)偶氮]-苯磺酸,搅拌后用水合肼调溶液的pH = 9,继续搅拌30 min后将得到的红色溶液转移至玻璃瓶中,程序升温110 °C,72 h,得到棕色块状晶体,将产物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过滤后,自然干燥,以Co计算产率为42 %;本实施方式的产率为40%以上,{[Co(5-氨基-8-羟基喹啉)2]·H2O}n为棕色晶型完好的块状晶体,呈现蓝色荧光,最大发射峰波长为λmax= 434 nm。本发明制得蓝光有机发光材料亮度和发光效率均被提高,而且具有高效率的荧光和良好的成膜特性,并且稳定性强;本实施方式的反应方程式如下:{[Co(5-氨基-8-羟基喹啉)2]·H2O}n的制备: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中蓝光有机发光材料{[Co(5-氨基-8-羟基喹啉)2]·H2O}n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在5 mL乙醇、5 mL水和2 mL N,N′-二甲基甲酰胺的溶剂中加入30 mg氯化钴与5 mg 4-[(8-羟基-5-喹啉)偶氮]-苯磺酸,搅拌后用水合肼调溶液的pH = 9,继续搅拌30 min后将得到的红色溶液转移至玻璃瓶中,程序升温110 °C,72 h,得到棕色块状晶体,将产物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过滤后,自然干燥,以Co计算产率为42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化工学院,未经吉林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98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