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倾斜大截面箱型格构柱无支撑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89941.9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5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唐香君;刘远帆;蔡蕾;杨志明;杨文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2 | 分类号: | E04C3/32;E04G21/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地址: | 21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倾斜 截面 箱型格构柱无 支撑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构件的施工方法,特别是双向倾斜大截面箱型格构柱无支撑安装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创新,我国建筑设计和施工行业正在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各式新颖奇特建筑结构在中国遍地开花,建筑结构日渐朝着更高、更大的方向发展,钢结构行业的发展也不例外,不断有在建的或拟建的项目刷新着钢结构建筑最高、用钢量最大的记录,这就导致作为支承结构体系的钢柱截面和高度日益增大、形式日益奇特。
双向倾斜大截面箱型格构柱安装的常规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支撑体系辅助分段吊装的施工方法。但是,随着格构柱分段高度的增加,其下部用于支承的支撑体系高度和宽度不断增大。因此,常规安装方法需采用大量临时支撑材料,占用地面面积,可能影响其它专业施工或现场根本没有多余可供使用的场地。另外,临时支撑的材料采购、运输、制作、安装、拆除等工作,消耗大量人工、机械、设备等成本,支撑体系的安装和制作亦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定位精度高、误差小的“利用结构自身作为可靠拉结的固定附着结构,在其内部用格构式支架将两侧倾斜格构柱连接固定,形成稳定三角结构体系”的双向倾斜大截面箱型格构柱的安装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向倾斜大截面箱型格构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构式支架体系、,所述格构式支架体系包括底部钢平台、竖向格构支架框架和水平拉结格构支架,其中,所述底部钢平台由四根工字钢组合成Ⅱ字型,所述竖向格构支架框架由四根竖向格构柱支架及之间水平横向格构柱支架组成,所述水平拉结格构支架一端附着于竖向格构支架框架,另一端连接固定倾斜格构柱。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向倾斜大截面箱型格构柱无支撑安装方法,其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首先根据双向倾斜大截面箱型格构柱结构形式特点,结合现场配置的吊装机械性能和吊装工况,分析地面拼装难易程度,并对分析的结果进行记录;
(2)、按照上述分析和记录的数据将格构柱按高度划分平面吊装单元,然后经过模拟分析计算确定分段位置;
(3)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技术交底,待施工人员明确具体工作后,开始正式施工;
(4)使用路基箱、工字钢平台在地面搭设拼装胎架,然后通过工字钢加强路基箱和平台之间连接,形成稳定胎架平台;
(5)采用CAD软件通过仿真技术采集格构柱平面分段的空间三维尺寸和各节点、端头对接口中心三维坐标值,作为格构柱平面分段拼装控制理论值;
(6)使用全站仪将分段各节点中心、端口中心点定位在胎架平台上,并做好标记;
(7)根据上述的三维模型,找出分段安装定位时的重心,并结合分段吊装重量,确定用于安装该分段时吊耳的规格、位置和钢丝绳的长度;
(8)设置四个吊点和四根钢丝绳,使用主吊机将平面分段缓慢吊离胎架,过程中割除码板、解除分段与胎架的连接;
(9)使用另一台副吊机协助主吊机对分段进行翻身,翻身过程中主副两台吊机缓缓起钩,采用抬吊形式使分段逐渐呈竖立状态,副吊机撤钩,主吊机上另外钢丝绳挂在分段内侧吊点上,使主吊机两根钢丝绳、两吊点吊装分段;
(10)主吊机缓缓起钩,分段一端脱离地面,使用滑车组和电动葫芦调整钢丝绳长度以调节分段安装角度,待满足要求后起钩让分段脱离地面;
(11)主吊机继续起钩并回转,将分段吊至安装位置后,慢慢落钩使分段下端离对接口部位约50mm,调整分段安装角度后徐徐落钩,使分段各对接口与下部完全吻合;
(12)采用全站仪测量分段上口中心定位点,根据理论值调整分段定位,校核无误后采用定位焊固定,并将上下分段连接耳板安装牢固;
(13)吊机缓慢松钩,松钩过程中复核测量控制点坐标,确保松钩过程中分段不发生位移;
(14)使用履带吊吊装构件至胎架上,根据标记点定位安装;
(15)待格构柱柱脚安装完毕后,使用履带吊先行安装西南侧平面分段,利用对接口部位中心点安装定位后,根据平面对称原则,安装西北侧平面分段;
(16)待两个平面分段安装完成后,安装底部钢平台钢梁予以拉结固定,同理再安装剩余两个平面分段;
(17)待四个平面分段安装完毕、底部钢平台拉结固定后,再行依次安装竖向格构支撑框架和上部分段;
(18)在上述安装过程中,测量人员跟踪测量定位,主要控制对接口部位中心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99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