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器械血泵用叶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90135.3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2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孙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胜 |
主分类号: | C22C14/00 | 分类号: | C22C14/00;C23G1/10;C23C22/34;C23C24/08;C23C28/00;A61M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器械 血泵用 叶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一种医疗器械血泵用叶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表明,心衰病和心源性休克病正在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 的健康。因此,若能研制出人工心脏辅助装置,则能为救死扶伤事业作出很大贡献, 必然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市场开发前景。美、日、欧等国家都竟相研制旋转式血泵。用机械泵输送血液,要求泵具有生物相容性,而现有技术中溶血性能都不太好。这就要求我们制造叶轮以满足人医疗器械血泵装置的使用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与血液相容性良好的医疗器械血泵用叶轮。
一种医疗器械血泵用叶轮,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组成为Fe:10-15﹪,Al:10-13﹪、Si:5-10﹪、Zn:1-5﹪、La:0.5-0.8﹪、Cu:0.8-1﹪、Cd:0.3-0.5﹪、Zr:0.05-0.08﹪、 V:0.01-0.02﹪,B:0.02-0.03﹪,余量为Ti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铸造钛合金叶轮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上述比例配制合金,合金材料熔炼、浇注:熔炼温度:1810-1820℃,浇注温度为1750-1760℃;脱模后,得到的叶轮进行热处理:首先将叶轮进行加热,升温至900℃,升温速率300℃/小时,保温5小时,后降温至600℃,降温速率100℃/小时,保温7小时,后升温至750℃,升温速率100℃/小时,保温3小时,后再次降温至400℃,降温速率50℃/小时,保温8小时,后再次降温至200℃,降温速率40℃/小时,保温5小时,后空冷至室温,
之后对叶轮表面进行酸洗和钝化处理,其中:
酸洗液组成为:采取98%浓H2SO4 10-35份,36.5%的HCL 1-10份,丙酸5-10 份,乙二胺1-5份、烷基咪唑啉季铵盐10-15份;水10-20份;
钝化液组成为:聚酰亚胺1-3份,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4-10份,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8-15份,氟硼酸钠10-13份,硫酸1-4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20-25份,水25-35份;
对钝化后的叶轮进行涂覆碳化钛系陶瓷材料;通过涂覆在叶轮表面形成碳化钛系陶瓷材料层,碳化钛系陶瓷材料层厚度0.4mm,碳化钛系陶瓷材料层成分包括:碳化钛 40-50份,氮化钛10-15份,碳化铬 8份,碳化硅5-12份,氧化硅3-5份,将涂覆后的叶轮进行加热,升温至700℃,升温速率200℃/小时,保温3小时,后降温至500℃,降温速率100℃/小时,保温7小时,后再次降温至200℃,降温速率50℃/小时,保温10小时,后空冷至室温,得到最终叶轮。
所述的一种医疗器械血泵用叶轮,其化学组成为Fe:10﹪,Al:10﹪、Si:5﹪、Zn:1﹪、La:0.5﹪、Cu:0.8﹪、Mg0.5﹪、Ag0.5﹪、Cd:0.3﹪、Zr:0.05﹪、 V:0.01﹪,B:0.02﹪,余量为Ti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的一种医疗器械血泵用叶轮,其化学组成为Fe: 15﹪,Al: 13﹪、Si: 10﹪、Zn: 5﹪、La: 0.8﹪、Cu: 1﹪、Mg0.7﹪、Ag0.7﹪、Cd: 0.5﹪、Zr: 0.08﹪、 V: 0.02﹪,B: 0.03﹪,余量为Ti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的一种医疗器械血泵用叶轮,其化学组成为Fe:13﹪,Al:12﹪、Si:7﹪、Zn:3﹪、La:0.7﹪、Cu:0.9﹪、Mg0.6﹪、Ag0.6﹪、Cd:0.4﹪、Zr:0.07﹪、 V:0.015﹪,B:0.025﹪,余量为Ti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的一种医疗器械血泵用叶轮,其化学组成为:碳化钛系陶瓷材料层成分包括:碳化钛 40份,氮化钛10份,碳化铬 8份,碳化硅5份,氧化硅3份。
所述的一种医疗器械血泵用叶轮,其化学组成为:碳化钛系陶瓷材料层成分包括:碳化钛 50份,氮化钛15份,碳化铬 8份,碳化硅12份,氧化硅5份。
所述的一种医疗器械血泵用叶轮,其化学组成为:碳化钛系陶瓷材料层成分包括:碳化钛 45份,氮化钛13份,碳化铬 8份,碳化硅10份,氧化硅4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胜,未经孙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01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