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母粒分散性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90470.3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9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邵国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北化高分子助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冯云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散性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检测用粉体造粒技术制成的浅色橡胶母粒分散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粉体造粒技术生产的母粒因主成分粉末聚集产生的粉团为影响母粒品质的原因之一,粉团以小硬块的形式存在,在橡胶加工过程中不会被分散。目前业内对于母粒分散性的检测一般采用目测,即检测员寻找母粒中的粉团,然而由于色相近,传统检测方式缺乏直观性,检测准确率偏低,影响产品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浅色母粒宏观分散性的检测方法,通过炭黑产生的对比色使检测过程更加直观。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提出的检测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1:50~1:70(重量比)的比例将炭黑加入丁苯胶中制得混合胶料,将盛放胶料的容器置于开炼机之上,开炼机辊距调整为3~5mm分别依次进行打三角包及打卷4~7次,至容器内炭黑均匀扩散。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步中,炭黑的作用是分散在乳白色的丁苯胶中,将丁苯胶染为黑色,本发明所检测的浅色母粒应用于黑色的胶料中,该检测方法模拟生产过程,对产品进行检测。
2)随机选取比例为0.5‰的浅色母粒若干颗为样本,将所有样本加入步骤一中制得的混合胶料中,保持开炼机辊距,对混合胶料交替进行打卷及打三角包6~9次,直至初始使容器变色的浅色母粒胶液在容器内均匀扩散,直到胶料恢复黑色。值得注意的是,若辊距太小,则母粒中可能存在的粉体在过辊时被压碎进而分散在黑色胶料中,会影响检测准确性。
3)将开炼机辊距调整为0.3~0.7mm,把步骤二中取得的混合胶料置于开炼机上进行一次性辊压,随后对压料进行切片,随后将薄片样本置于白光光源,若下薄片出现浅色颗粒则说明母粒在生产过程中有粉团生成,而粉团是粉体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较为坚硬的块状物质,故其无法在橡胶中分散,若整枚薄片呈现均匀的黑色,则判断样本分散性合格。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母粒加入黑胶中,利用颜色反差对宏观分散性进行检测,使检测更加直观,反应的情况更加真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第一步,按照1:60(重量比)左右的比例将炭黑加入丁苯胶中制得混合胶料,将盛放胶料的容器置于开炼机之上,开炼机辊距调整为4mm分别依次进行打三角包及打卷各5次左右。
第二步,随机选取比30颗浅色母粒若干颗为样本,将所有样本加入步骤一中制得的混合胶料中,保持开炼机辊距,对混合胶料交替进行打卷及打三角包8次左右,直至初始使容器变色的浅色母粒胶液在容器内均匀扩散,胶料恢复为黑色。
第三步,将开炼机辊距调整为0.5mm,把步骤二中取得的混合胶料置于开炼机上进行一次性辊压,随后对压料进行切片,随后将薄片样本置于白光光源,则判断样本分散性不合格,若整枚薄片呈现均匀的黑色,则判断样本分散性合格。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北化高分子助剂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北化高分子助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04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在线检测光度计
- 下一篇:一种新型在线检测比色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