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扭矩减小齿轮装置的垂直指示器柱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91583.5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4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范庆伟;张会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伟隆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53 | 分类号: | F16K31/53;F16K27/08;F16K37/00;F16K31/6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7227 | 代理人: | 刘雁君 |
地址: | 26623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扭矩 减小 齿轮 装置 垂直 指示器 | ||
1.具备扭矩减小齿轮装置的垂直指示器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器柱包括:
具有相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细长壳体;
位于所述壳体第一端的操作部件,其中所述操作部件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而旋转;
阀杆,所述阀杆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且包括连接到所述操作部件的第一端和相反的第二端;
联接器,所述联接器构造成与所述阀杆接合并使其旋转;和
位于所述壳体第二端的齿轮组,其中所述齿轮组包括多个齿轮,所述多个齿轮布置成产生大于来自所述阀杆的输入扭矩的作用于所述联接器的输出扭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扭矩减小齿轮装置的垂直指示器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被固定到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并将其覆盖的罩盖,并且其中所述操作部件延伸经过所述罩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扭矩减小齿轮装置的垂直指示器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构造成被固定到阀体的齿轮壳体,其中所述齿轮壳体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并且其中所述齿轮组位于所述齿轮壳体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扭矩减小齿轮装置的垂直指示器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齿轮包括:
可围绕主轴轴线旋转的主轴;
第一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被固定以便与所述主轴一起旋转并且相互处于相邻的、空间上分离的关系;
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被固定以便与所述阀杆一起旋转,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可操作地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和
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被固定以便与所述联接器一起旋转,其中所述第二齿轮可操作地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备扭矩减小齿轮装置的垂直指示器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具有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扭矩减小齿轮装置的垂直指示器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输出扭矩以至少2:1的比率大于所述输入扭矩。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备扭矩减小齿轮装置的垂直指示器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三齿轮被固定以便和与所述阀杆第二端相邻的所述阀杆一起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扭矩减小齿轮装置的垂直指示器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壳体基本上呈圆柱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扭矩减小齿轮装置的垂直指示器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可从外部看到所述壳体内部的窗口,并且还包括指示器组件,所述指示器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且具有所述阀中的至少一个的操作位置的指示的标记,其中所述指示器组件连接到所述阀杆从而可相对于所述窗口而移动,并且其中可透过所述窗口看到所述标记中的一个同时所述其它标记被阻挡而看不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扭矩减小齿轮装置的垂直指示器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所述操作部件旋转的操作扳手。
11.具备扭矩减小齿轮装置的垂直指示器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器柱包括:
细长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相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被固定到并覆盖所述壳体第一端的罩盖;
位于所述壳体第二端的齿轮壳体,其中所述齿轮壳体构造成被固定到阀体;
延伸经过所述罩盖的操作部件,其中所述操作部件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而旋转;
阀杆,所述阀杆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且包括连接到所述操作部件的第一端和相反的第二端;
联接器,所述联接器构造成与所述阀杆接合并使其旋转;和
位于所述齿轮壳体内部的齿轮组,其中所述齿轮组包括多个齿轮,所述多个齿轮布置成产生大于来自所述阀杆的输入扭矩的作用于所述联接器的输出扭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备扭矩减小齿轮装置的垂直指示器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齿轮包括:
可围绕主轴轴线旋转的主轴;
被固定以便与所述主轴旋转且处于相邻的空间上分离关系的第一和第二齿轮;
被固定从而与所述阀杆一起旋转的第三齿轮,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可操作地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和
被固定以便与所述联接器一起旋转的第四齿轮,其中所述第二齿轮可操作地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备扭矩减小齿轮装置的垂直指示器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具有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伟隆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伟隆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158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蒸汽阀门密封面的堆焊结构
- 下一篇:智能灌溉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