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度分散的氧化石墨烯纳米带液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92068.9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7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禄;李振楠;李同涛;罗志;黄佳木;魏子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184 | 分类号: | C01B32/184;C01B32/176;C01B32/1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44 重庆市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分散 氧化 石墨 纳米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度分散的氧化石墨烯纳米带液的制备方法,属于碳纳米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将碳纳米管加入到浓硫酸和高锰酸钾混合搅拌进行物理化学反应,然后将混合液中的固体残余物加入无水乙醇与水的混合液中,在超临界状态下对石墨烯纳米带进行剥离与分散,最后得到高度分散的石墨烯碳纳米带液。本方法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环境友好,适合工业大规模生产,制备出的石墨烯纳米带比表面积大、孔结构发达、导电性强,可以广泛用作电池、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材料,也可用作导电导热、吸附、催化剂载体、涂料等应用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碳纳米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004年,石墨烯被发明,由于其具有高强度(2.9μN/100nm2)和高硬度(杨氏模量可接近1.0TPa,断裂强度高达130GPa)、极高的载流子移动速率(约200,000cm2·V-1s-1)、优于碳纳米管且十倍于铜的热导率(5300W·m-1K-1)、超常比表面积(高达2630m2/g的理论值)等等优良性质,应用前景广阔,引起了了人们对它的极大兴趣。
石墨烯纳米带是具有较大纵横比的带状石墨烯,它继承了石墨烯优良性质,同时又具有其特有的半导体性能。因此,石墨烯纳米带在超级电容器、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传感器件等新型电子器件、纳米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现有的制备石墨烯纳米带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碱金属纳米颗粒切割、温差切割等方法。碱金属纳米颗粒切割法是在退火过程中的刻蚀作用切割石墨烯,制备石墨烯纳米带。这种方法生产技术复杂,产量低,成本高,不适用于工业宏量制备的需求。温差切割法是使用高温、低温依次处理由酸碱预处理碳纳米管,制备石墨烯纳米带。这种方法需要强酸、强碱、高温和低温环境,对生产设备要求高,生产成本高,也不适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石墨烯纳米带制备方法产率低、难以宏量制备、操作过于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易操作、易于规模化生产的石墨烯纳米带液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石墨烯纳米带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碳纳米管的切割:
1-1)将碳纳米管加入到浓硫酸中,室温搅拌1~24小时,得到悬浊液I,所述碳纳米管的质量(g):所述硫酸体积(ml)为1∶50~2000。
1-2)向悬浊液I中加入高锰酸钾,搅拌,得到悬浊液II。所述碳纳米管的质量(g)与高锰酸钾质量(g)之比为1∶1~20。
1-3)从所述悬浊液II中分离出固体残余物。
2)石墨烯纳米带的超临界分散:
2-1)配置无水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无水乙醇和水的比例为1~10∶1
2-2)将步骤1)所得的固体加入到混合溶液中,超声振荡0.5-2h使其分散均匀,得到悬浊液III。
2-3)将悬浊液III置于高压容器中,加热悬浊液III,使其在超临界条件反应1~8小时,得到高度分散的石墨烯纳米带液。
进一步,步骤1-1)中,所述碳纳米管选自单壁碳纳米管、双壁碳纳米管或多壁碳纳米管。
进一步,步骤1-1)所述浓硫酸浓度为70wt%~98wt%,
进一步,步骤1-2)中,向悬浊液I中加入高锰酸钾后,对“悬浊液I-高锰酸钾”体系搅拌过程中,先是在室温条件下对所述体系进行搅拌,然后是在加热至60-90℃下对所述体系进行搅拌,最后是在冰浴零度的条件下对所述体系进行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20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氯化硅的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堆高车用叉腿调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