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条石砌筑石墙灰缝力学性能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92106.0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25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兰;郭子雄;柴振岭;黄群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黎明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5205 | 代理人: | 陈雪莹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条石 砌筑 石墙 力学 计算 模型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力学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特别是一种条石砌筑石墙灰缝力学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福建沿海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由条石砌筑的石墙作为主要抗侧力结构构件的石结构建筑民居在该地区大量存在,从而导致该地区抗震防灾工作形势严峻。在地震作用下,条石砌筑石墙灰缝滑移破坏是石结构地震破坏的主要特征。石墙灰缝单元在竖向压应力和低周往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和破坏机理,是建立条石砌筑石墙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模型,以及研究石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关键问题。
目前国内外对该问题开展过一些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但由于条石砌筑石墙的砌筑工艺和砌块物理特性与常规的建筑构件不同,使得这类研究所建立的墙体灰缝单元计算模型存在以下问题:(1)简单用摩尔库伦摩擦理论建立摩擦系数不变的理想计算模型,忽略石砌块沿灰缝滑移后从静摩擦到动摩擦的系数变化,也忽略了在地震往复作用下摩擦系数的变化;(2)已有计算模型的灰缝剪切滑移曲线刚度不变,不符合石墙灰缝单元实际力学行为过程;(3)已有模型仅针对干砌石墙界面的力学计算,不适用于其它有浆砌筑石墙。
同时,由于条石砌筑石墙灰缝试验所用的试件的复杂性及其受力特点,现有的试验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大多数试验装置仅能实现单向水平加载,无法实现水平方向低周往复加载;(2)已有可实现水平方向往复加载装置尺寸过小,仅能适用缩尺试件,且未考虑石墙灰缝单元竖向变形自由的边界条件,存在适用范围小、边界条件不理想等问题。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界条件理想、功能完善、适用范围广的条石砌筑石墙灰缝力学计算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条石砌筑石墙灰缝力学计算模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条石砌筑石墙灰缝力学计算模型,包括石墙灰缝单元模型,所述石墙灰缝单元模型包括三个相邻且竖直排列的条石,每两个相邻的条石之间具有一个灰缝,分别采用竖向弹簧单元和水平弹簧单元模拟所述石墙灰缝单元模型在竖向和水平两方向的力学行为,所述竖向弹簧单元为线性单元,所述水平弹簧单元为非线性单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非线性单元的骨架曲线为正反曲线对称的三折线式曲线,所述非线性单元的恢复力曲线为正反曲线对称的刚度退化四线型曲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条石砌筑石墙灰缝力学性能试验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条石砌筑石墙灰缝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包括反力架、竖直固定在所述反力架上的直线轴承、用于装夹试件的装夹组件、提供水平方向试验力的水平加载组件以及提供竖直方向试验力的竖向加载组件,所述直线轴承包括竖直放置的直线导轨和与所述直线导轨配合的滑块,所述装夹组件包括两个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螺杆组和一个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螺杆组之间且与所述第一螺杆组平行的第二螺杆组,所述第一螺杆组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安装在一起,且所述第一螺杆组的杆身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固定试件位置的紧固钢板,所述第二螺杆组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水平加载组件上,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试件压紧在所述水平加载组件上的压紧钢板,所述竖向加载组件位于试件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顶部滚轴支座和底部滚轴支座,所述底部滚轴支座放置在地板或工作台上,试件放置在所述底部滚轴支座上,所述顶部滚轴支座放置在试件上,所述竖向加载组件作用在所述顶部滚轴支架上。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优选,所述滑块上固定安装有连接钢板,所述第一螺杆组固定在所述连接钢板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条石砌筑石墙灰缝力学性能试验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条石砌筑石墙灰缝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条石砌筑石墙上选取石墙灰缝单元模型或者根据条石砌筑石墙的结构制作石墙灰缝单元模型,所述石墙灰缝单元模型包括三个相邻且竖直排列的条石,每两个相邻的条石之间具有一个灰缝;
S2,对所述石墙灰缝单元模型进行建模,分别采用竖向弹簧单元和水平弹簧单元模拟所述石墙灰缝单元模型在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力学性能,所述竖向弹簧单元为线性单元,所述水平弹簧单元为非线性单元,建模后获得所述竖向弹簧单元的本构模型和所述水平弹簧单元的恢复力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黎明职业大学,未经华侨大学;黎明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21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