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铅混合精矿的浮选分离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92857.2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2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玫华;张曙光;梁溢强;谢锋;乔吉波;闫森;杨林;汤优优;陈献梅;赵文娟;冯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冶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3D1/00 | 分类号: | B03D1/00;B03D1/002;B03B5/32;B03D101/06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谢乔良 |
地址: | 65003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精矿 浮选 分离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铅混合精矿的浮选分离工艺。
背景技术
常用的硫化铜铅混合精矿分离方法主要是浮选法,研究最多的浮选流程结构有:铜铅矿物优先浮选流程、铜铅矿物混合浮选抛尾-混合精矿浮选分离流程和等可浮流程。然而,无论使用哪种流程均会面临着铜铅分离的问题,依据矿石性质的差异,分离难度各有不同。
通常情况下,无论是铜在铅精矿中或是铅在铜精矿中,铜或铅都不是铅精矿或铜精矿的有害因素,但铅精矿中含铜或者铜精矿中含铅都是有着规定的。依据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中关于《铜精矿国家标准》列出的铜精矿五级品含Cu 不小于13%,含pb+Zn 不大于12%;《铅精矿质量标准》列出的铅精矿四级品含Pb 不小于45%,含Cu 不大于2.5%。如果含量过多,不仅使冶炼过程复杂化,而且冶炼厂的不计价模式使得金属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使得选厂蒙受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
目前经常使用的硫化铜铅分离技术是重铬酸盐法的抑铅浮铜和氰化物法的抑铜浮铅,对环境产生恶劣的影响,在提倡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今天,此法已经受到严厉的打击和控制。因此,开发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工艺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铅混合精矿的浮选分离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前处理、浮选分离、重选步骤,具体包括:
A、前处理:将原矿进行磨矿、脱药;
B、浮选分离:将前处理后的铜铅混合精矿中添加由H2O2、氯酸铁和硫代硫酸钠组合成的组合抑制剂、捕收剂和起泡剂,经粗选、精选和扫选得到铅精矿和铜粗精矿;
C、将B步骤得到的铜粗精矿脱药后进入高离心场重选得到铜精矿和中矿,中矿产品经磨矿后返回B步骤循环。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
1、铜铅分离浮选作业使用H2O2,氯酸铁和硫代硫酸钠为铅矿物的组合抑制剂,Z-200为铜矿物的捕收剂,730A或24K为起泡剂,可对铜铅分离起到积极的作用,经过分段的抑制铅矿物而不抑制铜矿物,保证得到合格的铅精矿;
2、使用浮选-重选联合工艺回收难处理铜铅混合精矿中的铜和铅,流程简单、造价低、清洁生产、管理简单、操作容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的铜铅混合精矿的浮选分离工艺,包括前处理、浮选分离、重选步骤,具体包括:
A、前处理:将原矿进行磨矿、脱药;
B、浮选分离:将前处理后的铜铅混合精矿中添加由H2O2、氯酸铁和硫代硫酸钠组合成的组合抑制剂、捕收剂和起泡剂,经粗选、精选和扫选得到铅精矿和铜粗精矿;
C、将B步骤得到的铜粗精矿脱药后进入高离心场重选得到铜精矿和中矿,中矿产品经磨矿后返回B步骤循环。
A步骤中所述的原矿为难处理铜铅混合精矿,包括通过原矿磨矿、铜铅混合浮选得到的硫化铜铅混合精矿和堆存的硫化铜铅混合精矿。
A步骤中所述的磨矿是将原矿细磨至小于74μm的含量占60~90%的矿浆,以保证铜矿物与铅矿物单体解离度不小于90%。
B步骤中所述的组合抑制剂中H2O2、氯酸铁和硫代硫酸钠的重量比为15~30:4~6:10~15。
所述的H2O2的浓度为1~3%。
B步骤中所述的捕收剂为酯类捕收剂。
所述的捕收剂为Z-200。
B步骤中所述的起泡剂为730A或24K。
本发明所述的铜铅混合精矿的浮选分离工艺的具体步骤如下:
A、难处理铜铅混合精矿的采取、磨矿或脱药;
B、磨矿或脱药后的铜铅混合精矿加入铜铅浮选分离作业,使用H2O2、氯酸铁、硫代硫酸钠等为铅矿物的组合抑制剂,Z-200为铜矿物的捕收剂,730A或24K为起泡剂,浮选分离作业流程采用1段粗选、2~3段精矿,2~4段扫选,得到合格的铅精矿。
C、铜铅混合精矿浮选分离后仍含Pb高的铜粗精矿进入高离心力场重选工艺,得到合格的铜精矿,中矿再磨后返回铜铅浮选分离作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冶金研究院,未经昆明冶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28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泥炭硫化铜浮选剂
- 下一篇:一种钨选矿尾矿综合利用的选矿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