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改善浇注流动性的排气歧管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92989.5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8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张军;叶维敏;汪庭文;何晓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7/10 | 分类号: | C22C37/10;C22C37/04;C21D1/26;C21D5/00;B22D27/09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刘哲源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浇注 流动性 排气 歧管 生产工艺 | ||
1.一种可改善浇注流动性的排气歧管生产工艺,用于材质为球墨铸铁的排气歧管铸造,包括顺序进行的以下步骤:原材料融化、成分调节、浇注和退火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处理步骤中对坯料的保温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保温时间介于2-3h之间,保温温度介于890-930℃之间,保温后炉冷至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保温时间介于1.5-2h之间,保温温度为710-735℃,保温后炉冷至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的保温时间介于3-4h之间,保温温度介于580-610℃,保温后空冷;所述浇注步骤中,还包括熔融金属液静压头增高工步,所述静压头增高工步为向铸型上施加压应力,压应力的施加方法为将浇口杯置放于铸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善浇注流动性的排气歧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调节步骤终了后,熔融金属中碳元素的含量介于3.4-3.7%之间,硅元素的含量介于1.7-2.6%之间,镁元素的含量介于0.02-0.03%之间;
在原材料融化步骤中,所用的原材料包括生铁Q10、硅铁、稀土镁铁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改善浇注流动性的排气歧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硅铁为FeSi75Al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改善浇注流动性的排气歧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铁为铁粒,且铁粒的粒度介于5-12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善浇注流动性的排气歧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步骤持续的时间不大于8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善浇注流动性的排气歧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浇口杯置放于铸型上时,铸型上端设置有排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298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