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全自动超声促溶茶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93231.3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1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郭浣华;蔡笑;郭淑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伊莱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全自动 超声 茶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全自动超声促溶茶杯,茶杯杯体的底部安装有超声振荡板和驱动茶杯杯体旋转的驱动电机,可通过超声振荡和茶杯杯体旋转形成的物理搅拌效果促进茶杯内冲泡的茶叶、药材等食药材当中含有的对人体有益成分的溶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便携式茶杯大多数都没有提供促进所冲泡的食材或药材当中的有益成分充分溶出的功能,仅仅是依靠冲泡所使用的热水持续大约十几分钟时间的高温促使茶叶、药材等有益成分的溶出,但一来普通的茶杯并没有如专业的工业化提取设备那样能持续保持热水高温的技术手段,二来热水的高温也会破坏或减少食药材当中的某些诸如挥发油等的有益成分,而且出门在外时如果身边没有配套的电热水壶等设备就难以制备冲泡食药材所需的热水。申请号为201210053782.6的“分体式超声波泡茶杯”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采用超声振荡的方法实现常温促溶的技术方案,但该发明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所制成的分体式茶杯除了不适合外出携带和使用时需要外接电源这两个不便之处外,还没有解决这样一个技术问题:“即便采用超声振荡的促溶手段,也必须在超声振荡过程中辅以诸如搅拌棒搅拌这类常规物理搅拌操作才能高效的实现所超声促溶容器内食药材有益成分的溶出”,这个经验来源于分析实验室和实际大生产操作,因为一来超声波的强度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通过物理搅拌可以使得容器内的液体及食药材加速循环流动从而得以均匀的接受源自超声振荡板的振荡,二来物理方式的搅拌操作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促溶手段,所以将超声振荡和常规物理搅拌操作结合在一起才能更有效的实现带超声振荡功能的茶杯在常温及热水高温条件下的促溶效果。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目前市场上产品和以往公开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可以提供一种既方便外出携带和使用,又能将超声振荡和物理搅拌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便携式全自动超声促溶茶杯,从而高效的实现所冲泡食药材中所含有的有益成分的溶出。
[采用的技术方案]
除了采用紧贴于茶杯杯体的超声振荡促溶功能模块以利用超声振荡促使茶杯内食药材溶液中有益成分的溶出,为了将物理搅拌与超声振荡促溶功能进行结合以实现更理想的促溶效果,同时也为了方便使用者的使用,本发明采用驱动茶杯杯体旋转的装置来驱动茶杯杯体旋转,利用茶杯杯体内壁上具有的最大长度方向倾斜于茶杯杯体旋转角速度平面的长条状凸起来实现自动化的物理搅拌操作。茶杯杯体内壁上的倾斜长条凸起在茶杯杯体旋转时可以对茶杯内的外周溶液施加向上或向下的推力,从而促进茶杯内溶液的上层与下层以及外周与内部的流动交换,实现自动化无人值守的物理搅拌效果,如此则使用者就无需额外找筷子或勺子等餐具进行人工搅拌来实现物理搅拌功能。
所述驱动茶杯杯体旋转的装置可以是包括茶杯杯体的一个承托套筒、安装于该承托套筒内底部正中央的一个茶杯杯体旋转驱动电机和紧固安装于所述承托套筒底部的旋转驱动电机供电模块。
为了使本发明具有较好的便携性,本发明所提供的茶杯在工作时既可以采取外接供电也可以使用茶杯的超声振荡促溶功能模块和茶杯杯体旋转驱动电机供电模块内的蓄电池供电,而且两个模块内的蓄电池可以在超声振荡促溶功能模块工作时合并向其供电,从而保证促溶操作所需的超声振荡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所述超声振荡促溶功能模块紧固贴合安装于所述茶杯杯体的底部,所述茶杯杯体连同所述超声振荡促溶功能模块一起套装于承托套筒之中,所述超声振荡促溶功能模块底部下方正中央具有带键槽轴孔,承托套筒底部正中央安装有茶杯杯体旋转驱动电机,所述茶杯杯体连同所述超声振荡促溶功能模块套装于承托套筒之中后,茶杯杯体旋转驱动电机的带键输出轴插入所述带键槽轴孔中形成紧固键连接,所述茶杯杯体旋转驱动电机与旋转驱动电机供电模块具有电连接可接受源自所述旋转驱动电机供电模块的电力供应。
所述旋转驱动电机供电模块具有接受外接电源供电的外接供电插口,以及茶杯杯体旋转电机供电电池组。
所述超声振荡促溶功能模块具有供给自身的超声振荡促溶功能模块内的供电蓄电池组和位于其底部接受外接供电的两个同心圆环电极,所述同心圆环电极的横截面为向下方开口的凹陷形状。
所述承托套筒内底部装有与所述两个同心圆环电极的向下开口的凹陷相适配的两个弧形电极,所述弧形电极紧固安装于一块绝缘材质的电极安装托板之上,该电极安装托板的下方有弹簧将两个弧形电极顶入上方对应的同心圆环电极的凹陷内形成电连接,所述弹簧一端顶着所述电极安装托板下方,一端抵着所述承托套筒内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伊莱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伊莱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32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