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鸡新城疫病毒强毒株胶体金检测试纸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93312.3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0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祖;王兴涛;陈献忠;王林;杨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康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元弘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2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451464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城 疫病 毒强毒株 胶体 检测 试纸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鸡新城疫病毒强毒株胶体金检测试纸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鸡新城疫病毒强毒株胶体金检测试纸卡包括胶体金试纸条和扣板式卡槽;扣板式卡槽具有一个容置胶体金试纸条的内置空腔,且扣板式卡槽上设置有观察区和加样区;胶体金试纸条主要由支持板、NC膜、金标单克隆抗体垫、样品垫和吸收垫组成;
所述的NC膜设置在支持板的中部,NC膜一侧的支持板上依次粘贴有含有金标单克隆抗体垫和样品垫,NC膜另一侧的支持板上粘贴有吸收垫;
所述NC膜的中部有一条含有新城疫病毒强毒株多克隆抗体的检测线和一条含有羊抗鼠二抗的质控线;
胶体金试纸条设置在卡槽的内置空腔内;卡槽的观察区对应胶体金试纸条的显色区,加样孔对应胶体金试纸条的样品垫。
所述样品垫中金标单克隆抗体为鼠源新城疫病毒强毒株F蛋白单克隆抗体;
所述NC膜中新城疫病毒强毒株抗体为兔抗新城疫病毒强毒株多克隆抗体;所述NC膜中羊抗鼠二抗为羊抗鼠IgG抗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鸡新城疫病毒强毒株胶体金检测试纸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NC膜
兔抗新城疫病毒强毒株多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致病因子剔除、抗原表位保留的浓缩的新城疫病毒强毒株作为免疫原,提取IgG抗体,制备兔抗新城疫病毒强毒株多克隆抗体;
检测线的制备:采用三维喷膜仪,调整喷液量为45~50dots/mL/cm,用包被缓冲液稀释兔抗新城疫病毒强毒株多克隆抗体,浓度为56~60μg/mL,在NC膜中适当位置划线,即为检测线,晾干备用;所述的包被缓冲液为经过0.40~0.45uL滤膜过滤的0.05~0.07M、pH9.6的CBS缓冲液;
质控线的制备:采用三维喷膜仪,调整喷液量为45~48dots/mL/cm,用包被缓冲液稀释羊抗鼠IgG抗体,浓度为1.6~1.8mg/mL,在NC膜上与检测线平行的位置划线,与检测线间隔4~5mm,即为质控线;所述的包被缓冲液为经过0.40~0.45μl滤膜过滤的0.03M、pH9.4的CBS缓冲液;
NC膜组装制备:晾干检测线和质控线,得到含有检测线和质控线的NC膜;用封闭工作液将制备的NC膜于室温72h晾干,封存备用;所述的封闭工作液为含质量百分比的2.5%BSA、2.5~3.0%脱脂奶粉和0.01M、pH7.0的CBS缓冲液混合后,用0.45~0.48μL滤膜过滤得到的封闭工作液。
(2)制备涂覆金标单克隆抗体垫
鼠源新城疫病毒强毒株F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后,用20mM含质量百分比为1.5%BSA、0.1%NaN3和3%四硼酸钠的稀释缓冲液将金标单克隆抗体稀释至终浓度0.05mg/ml;裁取规格为300×7mm的玻璃纤维棉,将金标单克隆抗体溶液用单向喷点仪,以5μL/cm的速度(大约20ng/条),均匀喷洒于玻璃纤维棉上,56℃干燥1h,加入干燥剂真空密封后,室温保存备用。
(3)组装新城疫病毒强毒株胶体金检测试纸卡
将涂有检测线和质控线的NC膜粘贴在支持板的中部,在NC膜的一侧依次粘贴含有金标单克隆抗体的玻璃纤维棉和样品垫,在NC膜的另一侧粘贴吸收垫,得到试纸板,将试纸板切割成不同宽度的试纸条,将试纸条安放于卡槽中即为新城疫病毒强毒株胶体金检测试纸卡。
(4)新城疫病毒强毒株胶体金检测试纸卡使用及判定
新城疫病毒强毒株胶体金检测试纸卡在诊断新城疫病毒强毒株中应用,用棉签采集病鸡眼、气管、肛门分泌物,在稀释液中反复挤压棉签让分泌物充分溶解;将所得的稀释液样本滴加在本试纸卡的样品垫中,在试纸卡的检测线、质控线位置均出现红色条带时,新城疫病毒强毒株检测为阳性;仅质控线出现一条红色条带时,为阴性结果;在试纸卡的质控线未出现红色条带时为无效结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鸡新城疫病毒强毒株胶体金检测试纸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检测线和质控线的线宽为1mm,两线相距4mm,位于膜的中间,距NC膜的边距6~7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康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康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331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