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之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93476.6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5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仲志;张加欣;江依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5218 | 代理人: | 巫丽青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成像 镜头 应用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致上关于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与包含此光学成像镜头之电子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特别是指一种具有较短镜头长度之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光学成像镜头之电子装置,而应用于移动电话、平板计算机等手持式电子产品中。
背景技术
消费性电子产品的规格日新月异,追求轻薄短小的脚步也未曾放慢,因此光学镜头等电子产品的关键零组件在规格上也必须持续提升,以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而光学镜头最重要的特性不外乎就是成像质量与体积。
光学镜头设计并非单纯将成像质量佳的镜头等比例缩小就能制作出兼具成像质量与微型化的光学镜头,设计过程牵涉到材料特性,还必须考虑到组装良率等生产面的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微型化镜头的技术难度明显高出传统镜头,因此如何制作出符合消费性电子产品需求的光学镜头,并持续提升其成像质量,长久以来一直是本领域所热切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提出一种较短镜头长度与良好光学性能的光学成像镜头。本发明四片式成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在光轴上依序安排有光圈、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以及第四透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以及第四透镜都分别具有朝向物侧的物侧面以及朝向像侧的像侧面。此光学成像镜头只有此四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
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在其光轴附近区域具有凸面部,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在其圆周附近区域具有凸面部。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率、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在其光轴附近区域具有凸面部而在其圆周附近区域具有凹面部、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在其圆周附近区域具有凹面部。第三透镜之物侧面在其圆周附近区域具有凹面部、第三透镜之像侧面在其光轴附近区域具有凸面部而在其圆周附近区域具有凸面部。第四透镜之物侧面在其光轴附近区域具有凸面部、第四透镜之像侧面在其光轴附近区域具有凹面部而在其圆周附近区域具有凸面部。ALT为第一透镜到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总合、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3、υ1为第一透镜的阿贝系数(Abbe number)、υ3为第三透镜的阿贝系数,而满足20≦|υ1-υ3|与3.3≦ALT/T3。
在本发明光学成像镜头中,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2、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3,而满足0.52≦T2/T3之关系。
在本发明光学成像镜头中,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1、G12为第一透镜到第二透镜之间空气间隙的宽度,而满足4.8≦T1/G12之关系。
在本发明光学成像镜头中,G34为第三透镜到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而满足12.5≦ALT/G34之关系。
在本发明光学成像镜头中,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2、G23为第二透镜到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而满足0.55≦T2/G23之关系。
在本发明光学成像镜头中,AAG为第一透镜到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三个空气间隙宽度总合、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4,而满足1.6≦AAG/T4之关系。
在本发明光学成像镜头中,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1,而满足1.7≦T1/T2之关系。
在本发明光学成像镜头中,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4,而满足4.2≦ALT/T4之关系。
在本发明光学成像镜头中,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1、G12为第一透镜到第二透镜之间空气间隙的宽度,而满足4.8≦T1/G12之关系。
在本发明光学成像镜头中,G23为第二透镜到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而满足3.75≦ALT/G23之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未经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34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