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滚动窗的深度搜索与模糊控制融合的路径规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93519.0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5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贤;郭太良;姚剑敏;叶芸;徐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5B13/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滚动 深度 搜索 模糊 控制 融合 路径 规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滚动窗的深度搜索与模糊控制融合的路径规划方法。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目前机器人的研制正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各地发展起来。在移动机器人相关技术的研究中,导航技术是其核心,而路径规划作为导航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大量研究成果。
目前,常用到的方法有可视图法、启发式图搜索法、人工势场法、A*算法等。这些算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如人工势场具有很好的实时性,但存在陷阱区域,A*算法更适合解决单目标优化问题。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算法的研究不断确定进展,许多智能算法也被用到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中,包括模糊逻辑、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蚁群算法以及粒子群算法等。这些算法都有各自的优点,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算法复杂、局部最优、搜索空间过大等。这些算法对硬件条件要求高,并且不能满足机器人的实时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基于滚动窗的深度搜索与模糊控制融合的路径规划方法,旨在提出一种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利用滚动规划,限制深度搜索范围,能快速找到全局路径关键点,减少规划时间;并且在路径关键点间使用模糊控制,指导局部路径规划,具有实时避障功能。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基于滚动窗的深度搜索与模糊控制融合的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环境建模,采用极坐标方式;
步骤S02:滚动优化深度搜索寻找路径关键点,以机器人当前位置为圆心,以机器人传感器距离为半径,做圆形滚动窗,根据目标点位置和特定的优化策略计算下一步的最优子目标,即获得路径关键点;
步骤S03:检测路径关键点是否有效,在两两相邻的路径关键点间使用模糊控制,寻找路径,到达目标点。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01的具体实现方式:
步骤S011:设机器人的当前位置为Si,机器人传感器的感应距离为R,Si与目标点间G的距离为D;以Si为圆心做滚动窗Ci,如果R≤D,则滚动窗Ci半径为R,如果R>D,则滚动窗Ci半径为D;以Si为射线出发点,做平行于x轴的射线,将此射线作为极坐标轴;
步骤S012:空间中的障碍物以极径和极角表示;
步骤S013:将滚动窗Ci,划分为n个扇形区域{d1,d2,...,dn},每个扇形的角度为360/n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02的具体实现方式:
步骤S021:初始化m个局部探索点;
连接机器人当前位置Si与目标点G,连线与滚动窗Ci相交于Pi点;
在SiPi线段上,均匀设置m个探测点{q1,q2,...,qm},并以Si为圆心,以Si到各个探测点的距离为半径,做m个同心圆;
步骤S022:调整探测点位置,找到该滚动窗上的路径关键点;
从第一个探测点开始依次检测,先检测Siq1连线是否与障碍物相交,如果不相交,则保留q1点;如果相交,则在q1所在扇面对应的弧段上的非障碍物区域,重新设置q1点,直至Siq1连线与障碍物不相交,或到达最大迭代次数;
再检测q1q2,按照调整位置方法调整q2位置,确定q2位置后,再检测q2q3,确定q3位置,一直到检测qmPi,确定关键路径点Pi的位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03的具体实现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35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光组合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面条流水线工位计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