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号传输用电缆线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94102.6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0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许珂;曹东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B11/00 | 分类号: | H01B11/00;H01B1/02;H01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传输 用电 缆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线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号传输用电缆线芯。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各个行业广泛应用,而且随着元件小型化、高集成化以及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对其中的连接线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不仅要求结构简单、美观,具有一定的抗电磁干扰性能,并且需要兼具良好的耐久性和柔韧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传输用电缆线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信号传输用电缆线芯,包括铜导体和包覆在所述铜导体上的绝缘层;所述铜导体外表面形成有镀锡保护层,所述绝缘层为热塑性树脂绝缘层。
其中,所述铜导体由铜合金经过粗轧制线、中间退火、酸洗、拉拔以及罩式退火制备得到,并且所述铜合金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含有0.60~0.90wt%的Ni、0.12~0.20wt%的Si、0.05~0.20wt%的Cr、0.02~0.05wt%的Zr、20ppm以下的O,以及余量的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其中,所述铜合金中还含有0.01~0.05wt%的Mg。
其中,所述铜合金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0.60~0.90wt%的Ni、0.12~0.20wt%的Si、0.05~0.20wt%的Cr、0.02~0.05wt%的Zr、0.01~0.05wt%的Mg 、20ppm以下的O,以及余量的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其中,所述铜导体中结晶粒径为15 μm以下。
其中,所述铜导体的抗拉强度为550~650 N/mm2,伸长率为10~15%,硬度为160~180HB,导电率为55~60 % IACS。
其中,所述绝缘层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经过挤出包覆形成在所述形成有镀锡保护层的铜导体上。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由ABS树脂、低密度聚乙烯、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SEBS-g-MAH、聚四氟乙烯、抗氧剂、润滑剂、阻燃剂和改性空心微珠组成。
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包括:50~55wt%的ABS树脂、8~10wt%的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8~10wt%的膦酸酯阻燃剂、3~6wt%的三氧化二锑、5~8wt%的SEBS-g-MAH、3~5wt%的低密度聚乙烯、1.0~1.5wt%的润滑剂、0.1~0.5wt%的聚四氟乙烯、0.2~0.3wt%的抗氧化剂,和余量的改性空心微珠。
其中,所述空心微珠经过以下改性处理:将空心微珠分散于甲苯溶液中,加入反应釜中,然后加入а-甲基苯乙烯、N-异丙醇二乙醇胺、丙烯腈和催化剂在60℃的温度下搅拌反应3.0 h,然后分别用甲醇和无水乙醇进行洗涤、并进行真空干燥,研磨后即可得到所述改性空心微珠。
其中,以重量份数计,空心微珠为100重量份、а-甲基苯乙烯为15重量份、N-异丙醇二乙醇胺为2.2重量份、丙烯腈为5.8重量份、催化剂为0.05重量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信号传输用电缆线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信号传输用电缆线芯在保证电气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同时,还保证了良好的柔软性、阻燃性能和耐老化性能,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限于以下所公开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学院,未经德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41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