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支付装置及移动支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94852.3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0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万四爽;柴洪峰;鲁志军;何朔;尹亚伟;刘国宝;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14 | 分类号: | G06F13/14;G06Q20/42;G06Q20/32;H04B5/00;H04L9/3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星;汤春龙 |
地址: | 2001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支付 装置 系统 | ||
1.一种移动支付装置,用于实现用户与POS机之间的电子交易,其包括:
数据交互模块,用于与外部进行数据交互;
安全管理模块,其与所述数据交互模块进行通信,用于安装并管理用于电子交易的应用,所述安全管理模块包括安全芯片,所述安全芯片用于存储用户的交易帐户信息;以及身份验证模块,其与所述安全管理模块、数据交互模块进行通信,用于验证用户身份信息;
其中所述安全管理模块、身份验证模块工作于可信执行环境下,所述数据交互模块工作于富媒体执行环境下,所述可信执行环境与所述富媒体执行环境不同时运行;
其中,所述数据交互模块包括NFC通信单元,所述NFC通信单元用于在所述移动支付装置与所述POS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所述NFC通信单元与所述安全芯片之间设有通信通道,所述通信通道配置成:
所述通信通道默认为关闭状态;
在所述身份验证模块对用户的身份信息验证通过后,所述通信通道打开以使所述POS机通过所述NFC通信单元以及所述通信通道与所述安全芯片进行交易数据通信;
在所述交易数据通信完成后,所述通信通道重设为关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支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交互模块包括指纹收集装置,所述身份验证模块包括指纹识别单元,用户通过所述指纹收集装置输入指纹信息,供所述身份验证模块在所述可信执行环境下进行验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支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付装置为智能手机。
4.一种移动支付系统,包括:
移动支付装置,其包括安全芯片,所述安全芯片用于存储用户的交易帐户信息,所述移动支付装置运行富媒体执行环境操作系统或可信执行环境操作系统;
POS机,用于发起与所述移动支付装置之间的电子交易;以及
可信服务平台,其与所述移动支付装置进行通信,用于创建所述交易帐户信息;
其中,所述富媒体执行环境操作系统操控所述移动支付装置与所述POS机以及用户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可信执行环境操作系统操控所述移动支付装置使用所述交易帐户信息来实现所述电子交易,以及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其中,所述移动支付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移动支付装置与所述POS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NFC通信单元,所述NFC通信单元与所述安全芯片之间设有通信通道,所述通信通道配置成:
所述通信通道默认为关闭状态;
在所述对用户身份信息的验证通过后,所述通信通道打开以使所述POS机通过所述NFC通信单元以及所述通信通道与所述安全芯片进行交易数据通信;
在所述交易数据通信完成后,所述通信通道重设为关闭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建交易帐户信息包括:
用户通过所述富媒体执行环境操作系统向所述可信服务平台发出创建所述交易帐户的申请,所述可信服务平台应答所述申请并发出创建指令,所述富媒体执行环境操作系统将所述指令转发至所述可信执行环境操作系统,所述可信执行环境操作系统指示所述安全芯片设立并存储所述交易帐户信息。
6.一种移动支付方法,用于实现电子交易,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支付装置;
b)、用户使用所述移动支付装置向可信服务平台申请建立交易帐户;
c)、在感测到POS机发出的射频信号后,所述移动支付装置启用身份验证模块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d)、在所述验证通过后,所述移动支付装置在所述可信执行环境下与所述POS机进行交易数据通信;
e)、在所述交易数据通信完成后,所述移动支付装置在所述富媒体执行环境下向用户反馈交易结果;
其中,所述移动支付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移动支付装置与所述POS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NFC通信单元,所述NFC通信单元与所述安全芯片之间设有通信通道,所述步骤d)具体包括:
d1)、在所述用户身份信息通过验证后,打开所述通信通道;
d2)、所述POS机与所述安全芯片通过所述NFC通信单元以及所述通信通道进行所述交易数据通信;
d3)、在所述交易数据通信完成后,关闭所述通信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48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