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轴卧式叶片混合机的传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95381.8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5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崔冬;王宇航;郭居奇;李勇鹏;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叶片 混合 传动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轴卧式叶片混合机的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国内现有的双轴卧式叶片混合机,搅拌部分的动力由电机、小皮带轮、皮带、大皮带轮、行星减速机传至搅拌轴。混合机工作时,常重载停车、带料超载启动,影响电机和行星减速机的使用寿命,同时搅拌轴会因瞬间扭矩过大产生变形和扭转振动。
此外,现有的双轴卧式叶片混合机普遍存在物料粘附在搅拌轴上结块形成抱轴现象,降低了搅拌效率,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双轴卧式叶片混合机在重载停车、带料超载启动对机械系统的损害以及物料粘轴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轴卧式叶片混合机的传动系统,由关于双轴卧式叶片混合机中心左右对称的两个传动装置组成;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设于电机动力输出轴上的钢球联轴器、设于钢球联轴器上的皮带、与皮带另一端套接的大皮带轮、行星减速机、搅拌轴,所述大皮带轮设于行星减速机的输入轴上,所述行星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搅拌轴通过联轴器连接。
所述左传动装置和右传动装置中的两个行星减速机的输入轴通过弹性柱销联轴器连接。
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多组搅拌臂,该搅拌臂上装有搅拌叶片,相邻2个搅拌叶片之间套设有多个打料环。
搅拌臂和搅拌叶片螺栓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钢球联轴器替代了小皮带轮,实现了电机的软启动,避免了重载停车、带料超载启动对机械系统的损害,从而影响电机和行星减速机的使用寿命,以及搅拌轴会因瞬间扭矩过大产生变形和扭转振动;
2、通过安装打料环,将附着在搅拌轴附近的物料打散,有效解决了物料粘轴这一难题,制造简单、安装方便,提高了搅拌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下面将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搅拌轴上安装打料环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钢球联轴器;3、皮带;4、大皮带轮;5、行星减速机;6、弹性柱销联轴器;7、搅拌轴;8、搅拌臂;9、搅拌叶片;10、打料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轴卧式叶片混合机的传动系统,由关于双轴卧式叶片混合机中心左右对称的两个传动装置组成;
传动装置:包括电机1,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钢球联轴器2,钢球联轴器2上配置有皮带3,皮带3的另一端套接在大皮带轮4上,大皮带轮4装在行星减速机5的输入轴上,行星减速机5的输出轴与搅拌轴7通过联轴器连接,这样动力就由电机1逐级传递到搅拌轴7上。
钢球联轴器2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钢球的离心力产生的摩擦力传递转矩。当电机1启动时,由于转速很低,离心力很小,其产生的摩擦力也很小,钢球联轴器2打滑,主动侧随原动机旋转,被动侧静止,原动机为近似空载启动。随着转速的增加,摩擦力逐渐增大,钢球联轴器2的被动侧带动工作机开始旋转,直到与主动侧同步旋转。电机1的整个启动过程是一个平稳的逐渐加载的过程,实现了电机1的软启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轴卧式叶片混合机的传动系统,采用钢球联轴器2替代了小皮带轮,实现了电机1的软启动,避免了重载停车、带料超载启动对机械系统的损害,从而影响电机1和行星减速机5的使用寿命,以及搅拌轴7会因瞬间扭矩过大产生变形和扭转振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双轴卧式叶片混合机的传动系统,由关于双轴卧式叶片混合机中心左右对称的两个传动装置组成;
传动装置包括电机1、设于电机1动力输出轴上的钢球联轴器2、设于钢球联轴器2上的皮带3、与皮带3另一端套接的大皮带轮4、行星减速机5、搅拌轴7,大皮带轮4设于行星减速机5的输入轴上,行星减速机5的输出轴与搅拌轴7通过联轴器连接。
其中,左传动装置和右传动装置中的两个行星减速机5的输入轴通过弹性柱销联轴器6连接,从机械上保证了两搅拌轴7的同步,避免了两轴不同步而造成的“打刀”现象。
本实施例采用钢球联轴器2替代了小皮带轮,实现了电机1的软启动,避免了重载停车、带料超载启动对机械系统的损害,两行星减速机的输入轴通过弹性柱销联轴器6连接,保证了两搅拌轴7的同步。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53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