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挖掘机的轮式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95383.7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3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缪家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创佳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04 | 分类号: | B62D5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挖掘机 轮式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用挖掘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挖掘机的轮式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挖掘机底盘在动作方式上主要分为履带式和轮式两种,通常履带式底盘由于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大,抓地能力强,需要更大的驱动动力,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面对路况较差的情况,履带式挖掘机可以轻松的应对和完成相应的操作。
但是,当在完成作业后,需要转移到其他施工场地的时候,履带式的挖掘机在公路上行驶会给路面造成很大的压力,损坏路面的使用寿命,通过其他车辆来协助完成转移会伴随着存在大量诸如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挖掘机的轮式机构。
作为第一种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挖掘机的轮式机构,包括轮子,连接于所述轮子的轮轴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内腔中设有导轨,并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侧面设有通槽,所述第一支撑杆可沿所述导轨移动,在所述导轨上设有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杆移动的液压构件。
在第一种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第二种实施方案,所述液压构件分别位于所述导轨的两端,共同驱动第一支撑杆移动。
在第一种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第三种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导轨的套接处设有缓冲构件。
在第一种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第四种实施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于挖掘机的动力输出机构。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挖掘机的轮式机构,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在挖掘机履带的侧面设有轮子,可以在公路上转移挖掘机时将其放下,并驱动挖掘机移动,从而省去专门车辆和人工操作的麻烦;通过在第一支撑杆的两侧设有液压构件,可以驱动第一支撑杆上下移动,带动轮子升起与落下到地面,并且在落到地面后起到承重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挖掘机的轮式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产生的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时“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挖掘机的轮式机构,包括轮子1,连接于轮子1的轮轴的第一支撑杆2,第一支撑杆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3的内腔中设有导轨4,并在第二支撑杆3的侧面设有通槽301,第一支撑杆2可沿导轨4移动,在导轨4上设有驱动第一支撑杆2移动的液压构件5。
第一支撑杆2与第二支撑杆3的导轨4相连接,并且在液压构件5的驱动下可以沿着导轨4上下移动,从而带动轮子1与地面分离与接触,驱动挖掘机移动,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并且采用液压构件5来移动第一支撑杆2,可以有效的缓冲地面造成的压力。
具体地,液压构件5分别位于导轨4的两端,共同驱动第一支撑杆2移动,通过两端设置液压构件5,可以起到缓慢驱动轮子1移动的效果,同时增加第一支撑杆2与导轨4的连接紧固性,缓冲对导轨4造成的冲击力。
具体地,第一支撑杆2与导轨4的套接处设有缓冲构件6,缓冲构件6有助于构件连接处的紧固,提高其使用寿命。
具体地,第二支撑杆3连接于挖掘机的动力输出机构(附图中并未标注,第二支撑杆3连接于挖掘机底盘上,并且设置于圆形的可转动的构件上,等动力输出机构驱动第二支撑杆3转动时,同时带动轮子1转动,使得挖掘机移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创佳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创佳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53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