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豇豆中草药缓释肥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95410.0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7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平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越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34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豇豆 中草药 缓释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的配方,尤其是一种豇豆中草药缓释肥,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豇豆要求高温,耐热性强,生长适温为20~25℃,在夏季35℃以上高温仍能正常结荚,也不落花,但不耐霜冻,在10℃以下较长时间低温,生长受抑制。豇豆属于短日照作物,但作为蔬菜栽培的长豇豆多属于中光性,对日照要求不甚严格,南方春、夏、秋季均可栽培。豇豆对土壤适应性广,只要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田块均可栽植,豆荚柔嫩,结荚期要求肥水充足。豇豆是攀援植物,所以在幼苗长到30cm以上时需要及时搭建高度约2米的架子,材料通常选用芦苇、细竹竿、细木条等,其顶部枝头具有缠绕攀爬习性,会自行向上攀爬。
随着肥料价格的进一步上涨,许多农民朋友都在考虑如何不过多地加大投入而要保证让作物吃饱吃好,于是他们开始重视缓释肥与控释肥的使用。
一般对于豇豆的施肥方式不利于施肥量的计算,容易造成浪费,并且容易造成土壤盐碱化。因此,需要一种针对豇豆的专用中草药缓释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豇豆中草药缓释肥的配方。这种肥料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可以节省肥料成本,防止土壤的盐碱化,符合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豇豆中草药缓释肥,是通过将川白芷,土贝母,女贞子,木姜子,石菖蒲以及添加剂混合而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川白芷:11~18份;土贝母:10~13份;女贞子:20~22份;木姜子:11~22份;石菖蒲:10~10份;龙胆草:1~3份;何首乌:1~4份;旱莲草:2~3份;仙鹤草:3~7份;郁李仁:3~5份。
本发明的优点是:肥料用量减少,利用率提高。缓释肥肥效比一般未包膜的长30天以上,淋溶挥发损失减少,肥料用量比常规施肥可以减少10~20%,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施用方便,省工安全。可以与速效肥料配合作基肥一次性施用,施肥用工减少三分之一左右,并且施用安全,防肥害。增产增收。施用后表现肥效稳长,后期不脱力,抗病抗倒,增产5%以上。既供给植物养分,又能达到免耕种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各种组分按照以下比例混合:川白芷:11份;土贝母:10份;女贞子:20份;木姜子:11份;石菖蒲:10份;添加剂:2份;其中添加剂包括:龙胆草:1份;何首乌:1份;旱莲草:2份;仙鹤草:3份;郁李仁:3份。
实施例2:
各种组分按照以下比例混合:川白芷:18份;土贝母:13份;女贞子:22份;木姜子:22份;石菖蒲:10份;添加剂:6份;其中添加剂包括:龙胆草:3份;何首乌:4份;旱莲草:3份;仙鹤草:7份;郁李仁:5份。
本发明肥料对豇豆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豇豆生长的增加。本发明在试验豇豆按每亩40公斤施肥,豇豆产量达到148.6kg/亩,采用传统氮磷肥料的豇豆产量89.3kg/亩,产量明显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越,未经平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54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