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狭缝载网捞片的组合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95448.8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2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付丙鲜;洪健;祝增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狭缝 载网捞片 组合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组合器具,尤其是涉及了一种适用于狭缝载网捞片的组合器具。
背景技术
在应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生物组织超微结构时,对经树脂包埋的生物样品进行超薄切片及捞片操作,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常用的以具膜载网从上而下的捞片方法,以载网具膜一面粘取水面上的超薄切片,而后再将载网从水面提起,在此过程中,很容易使超薄切片受到来自载网膜、水面等各方面的作用力而产生皱褶,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对样品的观察。尤其是对于组织致密、硬度较大的样品而言,由于包埋剂难于浸透而往往导致样品与树脂聚合不好,当使用具膜载网从上而下捞取这类样品的树脂包埋块超薄切片时,除了会使超薄切片产生皱褶,还会使样品切片在捞片过程中因受力而与树脂切片呈不同程度的脱开、错位,样品切片折叠甚至整片脱离树脂切片,同时很可能在与树脂脱离过程中被撕裂而破损,从而严重影响了对样品的观察研究。由于样品本身组织致密、硬度大等因素而导致的树脂包埋剂对样品浸透不充分、样品与树脂聚合不佳问题,可谓是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中的制样瓶颈,延长脱水及浸透时间、真空条件浸透、对样品软化处理等措施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浸透不充分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根本有效的解决方法,故而导致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对此类样品进行大结构的连续超薄切片观察几乎不太可能。
虽然市售的环形捞样器可有效解决捞片过程中所产生的切片皱褶等问题,但并不适用于进行连续切片收集时通常所采用的狭缝载网。狭缝载网即在其圆形的金属片中间有一定规格的腰形孔,并覆盖有支持膜,可允许透射电子通过,样品必须要在腰形孔处的支持膜上才可以被观察,腰形孔以外的金属材质虽覆盖有支持膜,但是不能透过透射电子,因此不能观察样品。以环形捞样器捞取的超薄切片会在捞起水滴的圆形水面上呈不定向漂移,当将环形捞样器套在载网支持膜上,用滤纸吸水时,超薄切片又会随滤纸吸水所产生的细小水流而飘移,最后在水完全被吸干时随机贴附在载网支持膜上的某一区域,对于狭缝载网而言,很多情况下超薄切片会贴附在金属覆膜区,根本无法保证超薄切片最终贴附在腰形孔处的支持膜上,因此环形捞样器不适用于狭缝载网捞片。而目前市面上尚未有针对狭缝载网的捞样器具,导致目前的狭缝载网捞片只能采取从上而下的方式粘取超薄切片,因此无法从根本上避免切片皱摺问题,更无法解决难浸透样品的树脂切片在从上而下的粘取式捞片过程中出现的样品与树脂切片脱开、错位,样品切片折叠甚至整片脱离树脂切片,样品切片在与树脂脱离过程中被撕裂而破损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适用于狭缝载网捞片的组合器具。本发明利用适用于狭缝载网捞片的组合器具成功解决了透射电镜研究中难浸透样品的狭缝载网捞片存在的系列问题,包括超薄切片皱褶,样品切片与树脂切片脱开、错位,样品切片折叠甚至整片脱离树脂切片,样品切片在与树脂脱离过程中被撕裂而破损的问题;并同时解决了其他所有样品的狭缝载网捞片皱褶问题,解决了已有环形捞样器捞取切片在载网上贴附位置不能保证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放样台和捞样器;放样台呈方形,放样台顶面的每个边缘间隔均布设有平行排列的放样孔,放样孔由一圆形盲孔以及与盲孔连接的条形槽构成,条形槽开在放样台边缘,狭缝载网放在放样孔的盲孔内;捞样器包括位于前端的捞片环与位于后端的手柄,捞片环与手柄固定连接,手柄为棒状结构,捞片环为具有柄部的腰形环体,捞片环的腰形环体覆盖在狭缝载网上。
所述的腰形环体为金属片腰形环,柄部连接到手柄端面。
所述的腰形环体为金属丝腰形环,捞片环由一条金属丝经绕拧制成,该金属丝围成在端部的金属丝腰形环结构后两边交错拧成螺旋状形成柄部,柄部连接到手柄端面。
所述的放样孔的圆孔直径比狭缝载网外径长0.1~0.2mm,放样孔圆孔深度与捞片环的环形体和狭缝载网的总厚度相同,放样孔条形槽的深度与捞片环的柄部厚度相同。
所述的腰形环体呈一字型或T字型,柄部连接到环形体沿长径的一侧中央或者沿短径的一侧中央。
所述的放样孔条形槽的宽度大于捞片环的柄部宽度,放样孔条形槽的长度小于捞片环的柄部长度。
所述的金属片腰形环的长、短外径均比狭缝载网的外径短;所述的金属片腰形环的长、短内径分别大于狭缝载网腰形孔的长、短径50~100μm。
所述的金属丝腰形环的长、短径均比狭缝载网的外径短,所述的金属丝腰形环的长、短径分别大于狭缝载网腰形孔的长、短径50~100μm。
所述的金属片腰形环上沿周向间隔均布开有多个圆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54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锚杆锚固质量检测方法
- 下一篇:野外大尺度岩石结构面相似表面的模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