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将部件的组件弹性平均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95884.5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1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S.E.莫里斯;J.P.拉瓦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5/00 | 分类号: | F16B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陈国慧;胡斌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部件 组件 弹性 平均 系统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匹配部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弹性间隔开且匹配的部件的组件。
背景技术
在制造过程中待匹配在一起的部件基于部件之间的匹配布置结构可能经受位置偏差。一种常见布置结构包括通过二向和/或四向外对准零件相对于彼此相互定位的部件;接纳到对应大尺寸的内对准零件例如开口和/或狭槽形式的孔中的通常小尺寸结构。替代地,可以使用双面胶、粘合剂或焊接工艺来匹配部件。与精确匹配布置结构无关,在对准零件的至少一部分之间可能有空隙,其被预先确定来配合匹配零件的由于制造(或加工)偏差而产生的预期尺寸和位置偏差公差。在匹配部件之间可能产生显著的位置偏差,其可能促成不期望大的且变化的间隙的存在以及其它方式的较差装配。对准且附接零件之间的空隙可能导致匹配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
因而,对准系统的领域可以通过提供一种这样的对准和保持系统或机构来加强:其能够经由多个可弹性变形对准和保持元件的弹性平均来确保其中至少一个为柔性的两个或更多个部件的精确二向、四向或六向对准和紧固,其中可弹性变形对准和保持元件设置为与多个对应的对准零件匹配接合。
发明内容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匹配部件的弹性平均系统,包括:第一内板;第二外板,以与所述第一内板匹配且间隔开的配置设置;和可弹性变形台座,固定到所述第一内板的内表面,并且从所述第一内板的内表面朝向所述第二外板的对应内表面向外延伸。可弹性变形台座包括:侧壁,从所述第一内板的内表面向外延伸以形成局部壳体;闭合表面,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内板的内表面延伸,并且闭合所述局部壳体,从而限定面向所述第二外板的内表面的上表面;柔性保持翼部,与所述侧壁是一体的并且从所述侧壁向外延伸。接纳部构件固定到所述第二外板的内表面,并且从所述第二外板的内表面朝向所述第一内板的对应内表面向外延伸,并包括侧壁,该侧壁从所述第二外板的内表面向外延伸以形成局部壳体,该局部壳体配置为接纳所述可弹性变形台座。可弹性变形台座配置为当所述台座进入所述接纳部构件的局部壳体并且朝向完全接合位置移动时弹性地变形。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匹配部件的弹性平均系统,包括:第一内板;第二外板,以与所述第一内板匹配且间隔开的配置设置;第三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内板与所述第二外板之间;和可弹性变形台座,固定到所述第一内板的内表面,并且从所述第一内板的内表面朝向所述第二外板的对应内表面向外延伸。可弹性变形台座包括:侧壁,从所述第一内板的内表面向外延伸以形成局部壳体;闭合表面,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内板的内表面延伸,并且闭合所述局部壳体,从而限定面向所述第二外板的内表面的闭合表面;柔性保持翼部,与所述侧壁是一体的并且从所述侧壁向外延伸;在所述闭合表面中的开口,配置为接纳保持构件;以及保持构件,配置用于组装到所述开口中并且延伸到所述局部壳体中。所述第三板中的开口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可弹性变形台座,并且配置为容许所述可弹性变形台座的一部分穿过其中。所述第二外板中的开口配置为当所述第一内板和所述第二外板实现彼此可操作接合时接纳所述保持构件,其中在所述完全接合位置,所述第三板使所述柔性保持翼部变形,所述柔性保持翼部工作来在所述可弹性变形台座与所述第三板之间施加保持力,以维持所述三个板之间的间隔配置。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匹配部件的弹性平均系统,包括:第一板;第二板,以与所述第一板间隔开的配置设置;可弹性变形台座,固定到所述第一板并且从所述第一板朝向所述第二板延伸,所述可弹性变形台座包括从所述侧壁向外延伸的柔性翼部。接纳部构件从所述第二板朝向所述第一板向外延伸,并且包括形成配置为接纳所述可弹性变形台座的局部壳体的侧壁,并且所述可弹性变形台座配置为当所述台座进入所述接纳部构件的局部壳体并且朝向完全接合位置移动时弹性地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58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