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卷式车篷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95963.6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7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麦克·杨;阎锡昶;魏澄平;仝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柏昂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7/08 | 分类号: | B60J7/08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32242 | 代理人: | 何震花 |
地址: | 21121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篷,尤其涉及一种卷式车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车篷包括硬式车篷和卷式车篷,硬式的车篷一般为可折叠结构,方便在车篷不使用时可以方便的存储。通常,卷式车篷包括车篷支架以及篷布。篷布固定在车篷支架上,车篷支架固定在车厢上。篷布一般是软性材料,如何将软性材料通过一定的方式与车厢固定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同时,固定后的篷布如何实现松紧的调节亦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卷式车篷的车篷支架多是整体式支架,另外在车篷支架与篷布之间的固定方式上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用简便的卷式车篷,实现车篷支架与车厢的固定,篷布与车篷支架的固定,篷布可以收紧和放松,便于保存和携带,且密封结构实现防雨的功能并且减少车厢与车篷之间的磨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卷式车篷,包括车篷支架以及篷布,所述车篷支架包括左侧边框、右侧边框、前杠以及后杠,左侧边框内侧的下部设置有滑道、调节底座、调节螺杆、调节旋钮、后杠卡座;所述调节底座固定在左侧边框内侧,且不可移动;所述调节底座上设置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螺杆穿过调节底座和调节旋钮,调节螺杆的尾部卡合固定在后杠卡座上的凹槽里;后杠卡座为分离式结构,上下两部分固定在所述滑道上,当转动调节旋钮时,调节螺杆产生位移并带动后杠卡座在滑道内滑动;所述右侧边框与左侧边框呈对称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左侧边框内侧的下部,还设置有锁钩,所述锁钩穿过左侧边框内侧,通过螺杆、螺母以及弹性机构与左侧边框内侧相固定,用于锁紧左侧边框和后杠;相对应的,在后杠底部的凹槽中设置有与锁钩对应的锁紧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后杠外侧以及前杠外侧设置成带有开口的圆筒状,后杠外侧以及前杠外侧与篷布相连接,篷布与后杠外侧以及前杠外侧连接的两侧包裹有硬质圆柱状的物体,圆柱状物体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左侧边框内侧的上部以及右侧边框的上部分别设置有一圆孔,用于与前杠的固定;所述前杠的底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底部宽,上部窄,并且设置有两个螺杆,凹槽上部的间距小于螺杆尾部的直径;所述螺杆分别穿过左侧边框上部的圆孔以及右侧边框的圆孔,并且通过带有阻尼的螺母与左侧边框以及右侧边框相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前杠、后杠、左侧边框、右侧边框均为中空结构,使用堵头将前杠、后杠、左侧边框、右侧边框的截面盖合;所述后杠的左侧堵头盖合截面后有突出部分,该堵头的突出部分卡合在后杠卡座与左侧边框之间的空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篷布背面两侧的内侧设置有三对PVC材料,用于粘合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成圆筒状,支撑杆的长度小于篷布的宽度,支撑杆的两头设置有PVC材料用于支撑杆与篷布的粘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前杠以及后杠的底部还设置有扎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后杆底面设置有凹槽,在凹槽中部设置有LED灯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左侧边框以及右侧边框与车厢之间设置有密封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密封条上部有一突出的上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后杠卡座可移动设计实现了篷布的收紧和放松;部件可拆卸,非使用状态时占用的体积较小,易于保存和携带,当需要使用时,安装方便,密封结构实现防雨的功能并且减少车厢与车篷之间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的车篷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左侧边框及其上设置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锁钩和锁紧装置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4是锁钩和锁紧装置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5是后杠与左侧边框以及右侧边框固定示意图。
图6是后杠结构示意图。
图7是前杠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后杠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密封条截面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整体结构底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一种卷式车篷,包括车篷支架以及可以卷起的篷布。
如图1所示,车篷支架包括左侧边框1、右侧边框2、前杠3以及后杠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柏昂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柏昂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59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及其驱动控制方法
- 下一篇:车高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