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溴代吡咯腈生产中的三乙胺回收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96065.2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8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白若飞;冯勋;甄大专;杜德光;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C211/05 | 分类号: | C07C211/05;C07C209/86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咯 生产 中的 乙胺 回收 处理 方法 | ||
1.一种溴代吡咯腈生产中的三乙胺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初蒸:将生产收集的含三乙胺盐酸盐的酸性水溶液置于反应釜内,控制反应釜内压力为-0.07MPa至-0.04MPa,温度为40-75℃,蒸除溶液中的低沸物;
2)、冷却:初蒸结束后通过循环冷却水将反应釜冷却至室温;
3)、调pH值:向溶液中加入熟石灰调pH值至8;
4)、静置:调pH值后的溶液静置0.25-0.5h,将上层溶液抽入除水反应釜,将下层溶液经常压蒸馏后加入除水反应釜与上层溶液混合;
5)、一次除水:向除水反应釜内加入溶液总重量1-2%的干燥剂,室温下搅
拌2-5h,静置0.25-0.5h,抽出下层的水;
6)、二次除水:向除水反应釜内加入溶液总重量1-2%的干燥剂,室温下搅拌2-5h,静置0.25-0.5h,抽出上层的三乙胺至接收罐,下层的干燥剂回收利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溴代吡咯腈生产中的三乙胺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和步骤6)中使用的干燥剂为同样的干燥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溴代吡咯腈生产中的三乙胺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剂为无机钠镁钙类非强碱性干燥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溴代吡咯腈生产中的三乙胺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剂为无水硫酸钠、无水硫酸镁或无水氯化钙中的一种或任意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师范学院,未经洛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606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