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96631.X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5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玲 |
主分类号: | A61K36/8905 | 分类号: | A61K36/8905;A61P15/00;A61P29/00;A61K33/0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3200 安徽省滁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痛经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时影响生活质量。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月经初潮即开始痛经者称原发性痛经,常由子宫发育不良、子宫颈狭窄等引起;严重痛经者可见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甚至昏厥,一般只要经血下行通畅,腹痛即可缓解或消失,痛止后患者感觉全身乏力;目前临床上治疗痛经,基本上是用西药止痛药或激素类药物,长期疗效差、易复发,而且副作用大;而治疗此类疾病的中药,疗效都不甚理想,远远无法满足患者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益母草10-15、党参5-8、香附子3-5、紫草7-8、熟地黄10-12、补骨脂8-10、当归8-10、核桃仁10-15、川芎5-10、红药4-5、赤芍6-8、鸡冠花2-5、茯苓6-8、乌药5-10、元胡10-12、黄芪30-50、牡丹根皮5-8、石栗叶2-5、金礞石1-3和甘草5-10。
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益母草12、党参6、香附子4、紫草7.5、熟地黄11、补骨脂9、当归9、核桃仁12、川芎8、红药4.5、赤芍7、鸡冠花3.5、茯苓7、乌药8、元胡11、黄芪40、牡丹根皮6、石栗叶3.5、金礞石2和甘草8。
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煎煮后分成三剂,每日一剂,10天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可治愈,中火水煎,温服,忌食生冷、腥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诸药合用,配方中川芎、核桃仁、红花、鸡冠花、赤芍、元胡、牡丹根皮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乌药、补骨脂温肾理气,熟地黄滋阴养血,黄芪、党参、茯苓、甘草等可健脾益气;诸药共服,共达到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功。金礞石能化顽痰,消炎症,清火,能明显提高药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益母草12、党参6、香附子4、紫草7.5、熟地黄11、补骨脂9、当归9、核桃仁12、川芎8、红药4.5、赤芍7、鸡冠花3.5、茯苓7、乌药8、元胡11、黄芪40、牡丹根皮6、石栗叶3.5、金礞石2和甘草8。
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煎煮后分成三剂,每日一剂, 10天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可治愈,中火水煎,温服,忌食生冷、腥辣。
典型病例:
病例1:白某某,48 岁,有痛经史,治愈后又复发,月经来潮后开始,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日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剧痛时四肢冰凉,周身乏力,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剂,连续两个疗程后,痛经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一个疗程后,治愈,至今无复发。
病例2:耿女士,29岁,痛经两年,严重时伴恶心呕吐,四肢冰凉、乏力,面色苍白,心慌,气短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剂,一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两个疗程,治愈,至今无复发。
病例3:叶某,35 岁,有痛经史两年,痛经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心慌,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剂,连服两个疗程后,痛经症状明显改善,继续服用两个疗程后,治愈,至今无复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玲,未经李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66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