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承重杆角度和长度可调的高适应性燃气灶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97019.4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4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法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元中直流微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重 角度 长度 可调 适应性 燃气灶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常生活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燃气灶支架,尤其是一种适用于不同直径和形状锅底的燃气灶支架,具体地说是一种承重杆长度和角度可调的高适应性燃气灶支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大多数家庭必备的一种生活用品,其一般由灶体面板、火盖座、进气管、喷嘴、燃烧器、燃气灶支架、乘液盘和开关等构成;其中,燃气灶支架由基座和安装在基座上的三个或者四个支撑块构成。使用时,锅、罐等器皿放置在燃气灶支架上进行加热。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很多种类的燃气灶支架,如防滑支架、防风支架、不锈钢加厚支架、搪瓷支架、聚能网罩支架、弧形肋节能支架等,解决了燃气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事实上,目前燃气灶支架最突出的问题仍是锅底与火焰的接触距离问题。众所周知,火焰的外焰才是热量最集中的区域,如果不能使用外焰则会大大降低燃烧效率。由于燃气灶支架不可调,有时会造成锅底与火焰接触太近,不能有效地使用外层高温火焰,燃气利用率大大降低;有时则会造成锅底与火焰接触太远,锅底不能充分接触火焰,加热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此外,平底锅由于锅底水平,与弧形的支架接触不充分,会导致平底锅放置不牢靠,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燃气灶支架不具有调节高度、角度和直径的功能,造成不同类型锅底接触支架时产生的打滑、不稳固现象以及锅底和火焰不能有效接触的问题,设计一种可以调节支架高度和旋转角度以及改变支架整体支撑直径的新型燃气灶支架,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和不同直径锅底,充分接触外层火焰,提高加热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承重杆角度和长度可调的高适应性燃气灶支架,包括燃气灶支架底座2和四个L形支架11,其特征是所述的L形支架11的底部安装在燃气灶支架底座2上,L形支架11底部的支撑杆4支撑住顶部的承重杆9,承重杆9内嵌伸长杆7,可以根据不同需要旋转承重杆9和伸长杆7,调整支架的角度和长度,从而实现适用于不同直径和不同形状锅底。
所述的燃气灶支架底座2上平均焊接有四个梯形凸台1,凸台内开有楔形槽口,四个L形支架11底部也设计成楔形,正好可以插进梯形凸台1的楔形槽口内,并且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调节插入的长度。
所述的L形支架11底部开有U形槽,两侧开有螺栓孔,支撑杆4通过螺栓安装在L形支架11底部。
所述的承重杆9顶部开有方形伸出槽,槽两侧开有螺栓孔,伸长杆7通过螺栓安装在方形槽内,承重杆9底部开有三个圆形孔,三个圆形孔的直径由外到内依次增大,便于支撑杆4的有效支撑。
所述的承重杆9内嵌伸长杆7表面呈阶梯递减形状,便于不同直径锅底的有效放置。
所述的承重杆9内嵌伸长杆7的头部均设计为半圆凸轮式,便于顺利的旋转。
所述的L形支架11背部顶端焊接有三角支撑台,便于承重杆9反向旋转放置的时候减少弯矩,提高支撑强度。
所述的支架底座2为环形镂空支座式,L形支架11为可更换式。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增加调整角度功能,解决了固定式燃气支架所带来的“无法适应不同形状锅底,从而导致了锅底与火焰接触距离不恰当,过高或者过低所引起的燃烧不充分,火焰利用率不高”的不利现象。
(2)本发明通过增加调整支撑臂长度的功能,即向内或者向外延伸支撑臂,减小或者增加了支架接触锅底的直径,解决了大锅底小支架,接触面积过小,小锅底支撑臂短,难以稳定接触支架的问题,提高了锅底放置的稳定性。
(3)本发明L形支架所有零件容易获得且都可拆卸,保养维护方便,成本低廉,结构紧凑,在操作过程中控制简单,与支架底座具有很好的适配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新型燃气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新型燃气灶支架的三维效果图。
1-楔形插座、2-支架底座、3-U型槽、4-支撑杆、5-方形伸出槽、6-细螺栓、7-内嵌伸长杆、8-嵌入孔、9-承重杆、10-粗螺栓、11-支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元中直流微电网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元中直流微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70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温复合式全自动变频换热机组
- 下一篇:微波烹饪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