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边际性土壤甜高粱栽培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197299.9 申请日: 2015-04-23
公开(公告)号: CN104756739A 公开(公告)日: 2015-07-08
发明(设计)人: 董喜存;李文建;刘瑞媛;金文杰;顾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
代理公司: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代理人: 张真
地址: 730000 甘***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边际 土壤 高粱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甜高粱栽培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在沙荒、盐碱等边际性土壤条件下高效栽培甜高粱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全球资源短缺、气候异常、环境污染延伸出经济发展方式与人类生存的大命题;节能减排,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乃至世界做出的共同选择;在这一背景下,甘肃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陆路枢纽,循环经济的发展被赋予了强劲的动力和鲜活的内涵。

甜高粱是一种C4作物,光合效率高,为大豆、甜菜、小麦等C3作物的2~6倍;甜高粱具有适应性强、抗旱、耐涝、耐盐碱的优点,是一种高效节水型作物;开发和利用西部贫瘠的盐碱地、沙荒地、贫瘠地种植甜高粱,避免了“与粮争地”矛盾。因此,支持和发展甜高粱产业,既遵循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的指导原则,又能够保护人类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边际性土壤自然条件较差,一般作物很难生长或产生一定的效益,甜高粱由于抗逆性强,不仅可在生长,而且能产生一定的效益,如同一块沙荒地,种植甜高粱株高2米多,每亩生物量可达3-5吨,而玉米不到1米,生物量为1-2吨。对于边际性土壤,如要取得更高的生物量,还需不断改良土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基于边际性土壤甜高粱栽培的方法。以解决“与粮争地”矛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边际性土壤甜高粱栽培的方法,其主要特点在于步骤为:

(1)甜高粱播种:

选地与整地:在沙荒地、PH7.1-9.5盐碱地,甜高粱籽粒较小,顶土能力较弱,整地要精耕细耙,

施底肥:播种前要施足底肥,亩施农家肥4,000-4200公斤,尿素18-20公斤或复合肥30-40公斤,磷肥40-50公斤;

播种期:在10厘米地温平均达12℃以上播种,在我国北方这一时期在4月20-30日;

播种密度:醇用型甜高粱采取20-24厘米×50厘米的株行距,每亩保苗数5500株到6500株,优选6000株;饲用型甜高粱16-18厘米×50厘米的株行距,每亩保苗数7500株到8500株,优选8000株;

播种:每亩播种量在0.8-1公斤,播种时一定要有足够的底墒,土壤湿度在16%-20%,因此地膜覆盖,深度为2-4厘米,每穴3-5粒;甜高粱播种采用人工播种或联合播种机;

(2)甜高粱锄草:

除草剂的施用,醇用型甜高粱采用300-400克/亩玉龙思除草剂;饲用型甜高粱采用300-400克/亩仲丁宁除草剂,除草剂的施用时间均在种子出苗前一个星期;

(3)甜高粱除蘖:

甜高粱除去蘖芽,醇用型甜高粱,在拔节期前进行2-3次的除蘖,保留主茎生长;饲用型甜高粱,在拔节前除蘖1-2次,以后不再除蘖;

(4)甜高粱田间管理:定苗,待甜高粱出苗长到3-4片叶时进行定苗,使每亩的保苗数为5500株到8500株之间;

(5)收获。

所述的基于边际性土壤甜高粱栽培的方法,所述的第(4)步骤甜高粱田间管理还包括破板结:甜高粱播后出苗前如遇降水形成板结,应及时破除板结;灌水:须依当地气候条件和植株发育阶段适时灌水;苗期无须灌溉,拔节以后,应根据降水情况和植株长势浇水3-4次;追肥:在拔节期根据田间长势,结合灌水追施1-2次肥料,每亩每次施纯N5-7公斤或尿素10-15公斤;病虫害防治:发生蚜虫,使用溴氰菊脂、氯氰菊脂或苦参碱农药防治;螟虫选用溴氰菊酯、氰戊菊酯进行防治;甜高粱抽穗后,螟虫上升到穗部为害,用上述农药对穗部进行重点喷雾。

所述的基于边际性土壤甜高粱栽培的方法,所述的第(5)步骤收获,所述的醇用型甜高粱在孕穗至抽穗期茎秆含糖量高适宜收获;所述的饲用型甜高粱待植株长到1.5-2.0米时距离地面15-20厘米处刈割一次。

所述的基于边际性土壤甜高粱栽培的方法,所述的溴氰菊酯、氰戊菊酯为2.5%的溴氰菊脂、5%的氯氰菊脂每亩10-15毫升,20%氰戊菊酯每亩15-20毫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集成甜高粱高效栽培技术,是结合甜高粱的特性,通过播种、锄草、除蘖田间管理共性关键技术,旨在沙荒、盐碱地等边际性土壤条件下提高甜高粱生物量10-15%,节水20-2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以下问题:除草剂适时、适量的使用,有效控制杂草对甜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收益率,而且该利用滴灌技术可节水20%-25%,甜高粱生物量提高10%-15%。

附图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72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