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桶疏通器的密封装置及含有该密封装置的马桶疏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98541.4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8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程海涛;刘建勋;曾建力;李多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C1/304 | 分类号: | E03C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桶 疏通 密封 装置 含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马桶盖疏通装置领域,具体涉及马桶疏通器的密封装置及含有该密封装置的马桶疏通器。
背景技术
马桶正式名称为坐便器,是大小便用的有盖的桶,俗称马子。马桶的发明被称为一项伟大的发明,它解决了人们在室内大小便且无异味的问题,但是也有人认为抽水马桶是万恶之源,因为它消耗了大量的生活用水。马桶的分类很多,有分体的,连体的。随着科技的发展,还出现了许多新奇的品种。
现在绝大部分家庭已经使用了抽水式坐便马桶。但是随之而来的马桶堵塞问题让大家伤透了脑筋。要知道无法在家使用马桶将是一件非常烦恼的事情。目前市场上的马桶疏通器包括皮碗抽压式、铁丝搅动式、软管气压式等装置,由于马桶内部结构复杂,这些装置使用效果不佳,使用后清洗麻烦,不能真正解决马桶堵塞问题,究其原因是它提供的气压较小故达不到很好的疏通效果,特别是情况严重的时候更是派不上用场。故急需一种能够保证足够的气压的密封装置,进而达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快速且高效疏通马桶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解决现有马桶疏通器气压不足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马桶疏通器的密封装置及含有该密封装置的马桶疏通器。
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马桶疏通器的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盖和与所述密封盖连接的橡胶垫圈、设置在所述密封盖上的充气装置接口和密封带;所述密封带相互连接,用于压紧密封盖;所述密封盖通过所述橡胶垫圈与马桶形成密闭空间,充气装置同所述充气装置接口匹配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密封盖的左右两侧各设有密封带,所述密封盖合盖后,所述密封盖的下沿的周边紧贴着所述橡胶垫圈的上表面,所述橡胶垫圈的下表面紧贴马桶的开口边沿,连接所述密封带后,所述密封盖和所述橡胶垫圈进一步压紧。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带在所述密封盖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三条。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带为非弹力带,所述密封带为皮带、布带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带上带有铆钉、滑动扣和粘贴。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带、第二密封带和第三密封带;所述第一密封带上设置有所述滑动扣和端头粘贴,第二密封带上设置有端头粘贴和中部粘贴,第三密封带上设置有铆钉和端头粘贴;所述密封带的连接方式为:所述第二密封带通过所述铆钉设置在第三密封带上,所述第二密封带另一端穿过所述滑动扣使所述端头粘贴回接所述中部粘贴;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带的端部粘贴和所述第三密封带的端部粘贴。
一种带有密封装置的马桶疏通器,包括有密封装置和充气装置:所述密封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密封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充气装置接口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装置为打气泵、充气枪或打气筒。
综上所述,通过密封盖、橡胶垫圈和密封带的相互配合,能够快速有效的达到密封效果,当用密封带紧密压紧密封盖后,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通过设置在密封盖上的充气装置接口用充气装置向密封的空间内充气加压,进而达到疏通的目的,整个装置简单,使用方便,疏通效果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所述密封带能够快速封闭并压紧密封盖,使密封盖与橡胶垫圈无缝契合,达到非常好的密封效果;
2、在密封盖上设置充气装置接口,通过充气装置接口连接充气装置,控制马桶内密封腔的气压,进而达到快速疏通马桶的效果;
3、整个装置连接简单且实用,密封效果好,疏通马桶迅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密封带未连接时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密封带全部连接时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密封带部分连接时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密封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含有密封装置的马桶疏通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为密封盖,2为橡胶垫圈,3为充气装置接口,4为固定扣,5为铆钉,6为密封带,61为第一密封带,62为第二密封带,63为第三密封带,7为滑动扣,8为粘贴,9为马桶,10为打气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1 马桶疏通器密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85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