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架构化汽车防撞梁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99189.6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5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J.M.亨利;N.D.曼凯姆;A.J.雅各布森;E.C.克拉夫;H.穆罕默德;S.J.布朗;E.J.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吴超;傅永霄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架构 汽车 防撞梁 | ||
1.一种结构组件,包括:
不易弯曲的微桁架层,该层包括基部薄板和在该薄板上形成的微桁架芯;以及
顶部薄板,其与所述基部薄板相对地被固定到所述微桁架芯以形成微桁架夹心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组件,还包括吸能微桁架层,该吸能微桁架层包括所述顶部薄板和形成在该顶部薄板上的微桁架芯,所述吸能微桁架层的硬度不及所述不易弯曲的微桁架层,所述结构组件还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与所述顶部薄板相对地固定到所述吸能层的所述微桁架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组件,其中所述顶部薄板具有不同于所述基部薄板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组件,其中所述不易弯曲的微桁架层和所述吸能微桁架层都是弯曲的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组件,其中所述吸能微桁架层具有比所述不易弯曲的微桁架层更高程度的曲率。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组件,其中所述吸能微桁架层的硬度由于所述层的厚度、微桁架支柱的直径、所述支柱的间距、所述支柱的朝向和构成所述支柱的材料中的一个或多个而不及所述不易弯曲的微桁架层。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组件,其中所述顶部薄板在所述不易弯曲的微桁架芯的表面处被胶粘到微桁架支柱的端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组件,其中所述吸能微桁架层和所述不易弯曲的微桁架层在它们被固定在一起之前是通过分开的微桁架制造过程形成的。
9.一种车辆能量管理保险杠系统,包括:
弯曲的不易弯曲的微桁架层,该层包括基部薄板和在该薄板上形成的具有聚合支柱的微桁架芯;
弯曲的吸能微桁架层,其包括基部薄板和在该薄板上形成的具有聚合支柱的微桁架芯,所述吸能微桁架层的硬度不及所述不易弯曲的微桁架层,并且所述吸能层的基部薄板具有不同于所述不易弯曲的层的基部薄板的形状,所述吸能层的基部薄板与所述不易弯曲的层的基部薄板相对地被固定到所述不易弯曲的微桁架层芯;以及
前车身外饰板件面板,其与所述吸能层的基部薄板相对地被固定到所述吸能层的微桁架芯。
10.一种用于提供车辆结构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透过面具辐射填充有液体光单体树脂的外壳以由被固定到基部薄板的多个互连的光聚合物波导管形成微桁架结构来制造不易弯曲的微桁架层;
通过透过面具辐射填充有液体光单体树脂的外壳以由被固定到基部薄板的多个互连的光聚合物波导管形成微桁架结构来制造吸能微桁架层,其中所述吸能微桁架层的所述微桁架结构的硬度不及所述不易弯曲的微桁架层;以及
将所述吸能微桁架层的所述基部薄板固定到所述不易弯曲的微桁架层的所述微桁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918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前杠结构
- 下一篇:弹簧高压气受力缓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