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轻型可折叠式高压开关小车导轨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99196.6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1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尹永亮;滕维波;许宏光;王云涛;沈亚瑞;刘文卿;巩天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1/127 | 分类号: | H02B11/127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轻型 折叠式 高压 开关 小车 导轨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倒闸操作过程中的高压小车开关的操作,特别涉及一种变电站轻型可折叠式高压开关小车导轨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变电站内大量采用高压开关柜,其内部的高压开关小车非常沉重,为了保证能够承受小车的重量,厂家配套的小车导轨为纯钢材制造,沉重而且面积大,一般单名操作人员不易搬动,搬动过程中易发生磕碰,且小车导轨与高压开关柜连接处没有定位块,很难完全对接,大部分还需监护人的协助;小车导轨的尾部没有缓冲槽,导轨面与地面存在钢板厚度大小的高度,在单人小车开关推入高压开关柜时,同样有难度,也需要监护人的协助,这样操作人员就失去监护,违反《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使操作的危险系数升高;小车导轨不可折叠,不便于搬运、占地面积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变电站轻型可折叠式高压开关小车导轨及使用方法,缩短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提到的一种变电站轻型可折叠式高压开关小车导轨,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定位块、导轨、折叠轴、导轨底座、缓冲槽、支撑板,两平行导轨底座之间通过支撑板连接,所述的导轨底座设有导轨,导轨底座的一端设有定位块,导轨底座的另一端设有缓冲槽,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折叠轴;上述的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相互插接,第一支撑板的内部设有外弧形钢条,无弧形钢条上设有半圆形凹槽,半圆形凹槽内设有滚珠,所述的第二支撑板上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的直径小于滚珠的直径,定位孔与滚珠相互配合。
上述的第一支撑板的末端设有限位挡板,实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相互定位,防止错位。
上述的导轨为内弧形结构,便于实现与小车的接轨,便于滑动,减轻阻力。
上述的缓冲槽呈锥形结构,缓冲槽上设有橡胶垫,缓冲槽地面呈完全接触状态,受力更均匀,减少对设备的损伤。
本发明提到的一种变电站轻型可折叠式高压开关小车导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将折叠好的高压开关小车导轨通过折叠轴完全打开,通过支撑板上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调节导轨底座之间的水平距离,确保位置合适;
B)将定位块卡到高压开关柜的小车导轨上,最后将高压开关小车导轨尾部缓冲槽置于地面,实现与地面的完全接触,确保定位块卡紧;
C)将需要转移的高压开关小车放置到导轨上,根据小车横向距离的大小,通过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的定位孔与滚珠实现微调,确保定位准确,将高压开关小车移动合适的位置,实现高压开关小车的安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发明的变电站轻型可折叠式高压开关小车导轨可以帮助运行人员方便快捷的操作高压开关小车,缩短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避免操作人员搬用过程中受伤及失去监护时发生危险,该工具轻便实用,方便操作,能够满足倒闸操作的要求,达到使用方便、提高操作过程安全性高及便于存放的目的,有效地避免操作事故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导轨的剖视图;
上图中:定位块1、导轨2、折叠轴3、导轨底座4、缓冲槽5、支撑板6;第一支撑板6.1、第二支撑板6.2、无弧形钢条6.3、滚珠6.4、定位孔6.5、限位挡板6.6。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3,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包括定位块1、导轨2、折叠轴3、导轨底座4、缓冲槽5、支撑板6,两平行导轨底座4之间通过支撑板6连接,所述的导轨底座4设有导轨2,导轨底座4的一端设有定位块1,导轨底座4的另一端设有缓冲槽5,所述的支撑板6上设有折叠轴3;其中,支撑板6包括第一支撑板6.1、第二支撑板6.2,第一支撑板6.1、第二支撑板6.2相互插接,第一支撑板6.1的内部设有外弧形钢条6.3,无弧形钢条6.3上设有半圆形凹槽,半圆形凹槽内设有滚珠6.4,所述的第二支撑板6.2上设有多个定位孔6.5,所述的定位孔6.5的直径小于滚珠6.4的直径,定位孔6.5与滚珠6.4相互配合。
其中,第一支撑板6.1的末端设有限位挡板6.6,实现第一支撑板6.1、第二支撑板6.2相互定位,防止错位;导轨2为内弧形结构,便于实现与小车的接轨,便于滑动,减轻阻力。
另外,缓冲槽5呈锥形结构,缓冲槽5上设有橡胶垫,缓冲槽地面呈完全接触状态,受力更均匀,减少对设备的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91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