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相干数字全息技术的三维光谱成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99293.5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7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凤英;郭茂田;王俊俏;弓巧侠;杜艳丽;梁二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3H1/04 | 分类号: | G03H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乔玉萍;李想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相干 数字 全息 技术 三维 光谱 成像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非相干数字全息技术的三维光谱成像装置及方法。本装置包括白光光源、第一立方分束器、待测物体、可调滤波器、偏振片、准直透镜、第二立方分束器、空间光调制器、高分辨率单色CCD、一维精密位移台和计算机。第一立方分束器将来自光源的光反射至3D待测物体,物体反射的光再经第一立方分束器进入可调滤波器、偏振片和准直透镜;经准直透镜准直后的单色光经第二立方分束器后进入空间光调制器,经空间光调制器衍射分束后变成两束自相干的光;再次经第二立方分束器后由高分辨率单色CCD采集干涉图像。可调滤波器、空间光调制器、高分辨率单色CCD和一维精密位移台通过软硬件连接,实现时序控制。该装置及方法能实现物体的3D光谱成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衍射成像和非相干数字全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非相干数字全息技术的三维光谱成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全息成像是带有真实维度的成像技术,是真正意义上的3D成像技术。传统全息术受制于对光源相干性及防震等条件的严苛要求而无法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随着高分辨率CCD(或CMOS)的出现,结合不同的分光方式,各种非相干数字全息技术应运而生。最为典型的是2007年J. Rosen提出的菲涅耳非相干相关数字全息术(Fresnel IncoherentCorrelation Digital Holography,FINCH),它采用纯相位空间光调制器(SLM)将来自于3D物体表面上每一点发出的光分成两束自相干的光,这两束光相互干涉并与其它物点的自干涉图形非相干叠加后被CCD记录生成全息图,在计算机中对全息图处理后得到物体的3D再现像。FINCH系统中为了获得部分时间相干光束需引入一个窄带滤光片,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FINCH系统是准单色系统,只能得到物体的单色3D像,无法得到物体的光谱信息。而传统光谱成像技术是2D成像技术与光谱技术的有机结合,能同时获得物体的光谱信息和2D像,对实现物体的3D成像无能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非相干数字全息技术的三维光谱成像装置及方法,同时获得物体的三维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非相干数字全息技术的三维光谱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白光光源、第一立方分束器、3D待测物体、可调滤波器、偏振片、准直透镜、第二立方分束器、反射式空间光调制器、高分辨率单色CCD、一维精密位移台以及计算机, 其中,所述高分辨率单色CCD被固定在所述一维精密位移台上;所述计算机通过数据线与所述可调滤波器、所述反射式空间光调制器、所述高分辨率单色CCD以及所述一维精密位移台连接,并且控制所述可调滤波器、所述反射式空间光调制器、所述高分辨率单色CCD以及所述一维精密位移台;
其中,所述白光光源发出的光照在所述第一立方分束器上,经所述第一立方分束器反射后照射到所述3D待测物体上,经所述3D待测物体的表面反射的光再次经过所述第一立方分束器后,进入所述可调滤波器,经所述可调滤波器后成为准单色光,然后再通过偏振片后变为单色线偏振光,该单色线偏振光经准直透镜准直后变成准直的单色偏振光,再依次通过所述第二立方分束器和所述反射式空间光调制器,所述反射式空间光调制器将入射的准直的单色偏振光进行波面变换并分成两束自相干的光,并且所述计算机控制所述高分辨率单色CCD记录由所述两自相干的光生成的干涉条纹。
所述白光光源为连续谱白光光源,以及所述白光光源(1)固定在平台上。
所述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所述反射式空间光调制器的偏振方向一致。
所述可调滤波器的波长的调整范围为:420nm~720nm,带宽为20nm;所述反射式空间光调制器分辨率为1920×1080,光谱范围为:420nm~700nm。
所述高分辨率单色CCD有效像素为:1344×1024,像素尺寸6.45μm×6.45μm,波长响应范围:300nm~10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92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小卫星地面姿控闭环仿真测试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转印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