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穿孔钢板挂接拉索的水工混凝土内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00260.8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8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良;郑铎;周继元;郑旻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银河水利水电新技术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6 | 分类号: | E01D19/16;E01D19/14;D07B1/06;C09J4/06;C04B28/06;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穿孔 钢板 挂接拉索 水工 混凝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结构与拉索连接的方法,用于解决大拉力集中传递到混凝土产生的局部集中应力问题。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脆性材料,很难承担集中局部拉应力,但是可以承担较大的压应力。混凝土结构是最常规的建筑结构。采用拉索是实现大跨度结构的现代技术,若无辅助结构,将大拉力拉索与混凝土结构直接连接只能是想象的事情。
渡槽或者桥梁是一种跨越式结构,采用斜拉的型式可以大幅提高其跨度,对河流过流能力影响更小,降低汛期河流漂浮物的冲撞与淤堵概率。跨度大,减少了渡槽的伸缩缝,也相对的降低了水资源的损失。一般的斜拉结构对拉区都是采用钢结构,利用钢材的抗拉能力实现大拉力向塔架传递,持力区是双向受拉应力状态,不是混凝土结构希望的应力状态,没有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压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向穿孔钢板挂接拉索的水工混凝土内锚方法,以解决大拉力集中传递到混凝土产生的局部集中应力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下列步骤:
(1)在塔架中固定连接内锚持力结构为双向穿孔钢板挂接结构,将每一根制作好的拉索穿过固定钢板、并将挤压头挂在固定钢板上,由挤压头通过双向穿孔钢板将拉索力传递到塔架混凝土上;
所述拉索的制作方法:
拉索由多根低松弛钢绞线锚固端拉索组成,其中一根低松弛钢绞线锚固端拉索制作方法是:
若是新低松弛钢绞线,则有油层,使用丙酮对挤压区进行清洗;若是钢绞线存在浮锈,此时应该先进行除锈、磷化,用液体钢铁表面除锈磷化剂涂刷或冲洗钢绞线,能够直接除锈并且磷化,生成保护膜,磷化施工温度在17℃~40℃,清洗后套上挤压头,上挤压器挤压成型,挤压成型后,在钢绞线与挤压头接触区,注入低黏度环氧树脂,达到挤压区内部全部用环氧树脂封闭,若封口位置封堵不严,为防注入环氧树脂流失,先采用混合封口食用胶封堵,等注浆后将混合封口食用胶清除;
所述液体钢铁表面除锈磷化剂是由如下质量体积份数的原料组成:
草酸3~10份,磷酸4~10份,六次甲基四胺1~18份,有机膨润土2~12份,水55~80份;
所述低黏度环氧树脂是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环氧树脂E-44型1000份,聚酞胺651 200~400份,磷酸二丁酯60~300份,高溶解苯甲酸酯0~300份,氧化铝粉 280目0~300份,苯乙烯80~150份,丙酮或二甲苯0~150份;
所述混合封口食用胶是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食用胶基50~80份,胶姆糖基础剂 30~40份,碱性填料10~30份;
(2)内锚塔内挂索
采用内锚体系在塔架内对拉索实现锚固,为拉索定位准确,确保拉索有足够的锚固长度,拉索在足够的弯曲半径中顺直,采用双向穿孔钢板挂接结构,拉索在塔架内穿过双向穿孔钢板挂接结构是:
双向穿孔钢板挂接结构固定连接在塔架内,拉索穿过固定钢板将挤压头挂在固定钢板上,拉索外套接无锈钢管,该无锈钢管与辅助定位钢筋固定连接,该辅助定位钢筋与塔架固定连接;
所述双向穿孔钢板挂接结构的结构是:底部钢托板上方固定连接两块向内倾斜的固定钢板,该两块固定钢板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两块内侧肋板,该两块固定钢板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两块外侧肋板,在固定钢板上有预留拉索穿过孔,在底部钢托板上有底板预留拉索穿过孔;
(3)在双向穿孔钢板挂接结构中,用特种环氧树脂混凝土浇注在由底部钢托板、两块固定钢板和两块内侧肋板组成的空间内,在半小时完成内浇注,3小时后拆模,拆模后准备进行下一步浇注塔架混凝土,所述特种环氧树脂混凝土按质量份数比的配方如下:
634#环氧树脂 300~320份
二丁脂 100~110份
乙二胺 20~23份
硫铝酸盐水泥 R·SAC 52.5 550~590份
中砂 1000~1200份
碎石5~10mm 1400~1600份
苯乙烯 0~16份;
(4)浇注塔架混凝土1
进行水工高性能抗冻融混凝土浇注:
所述水工高性能抗冻融混凝土按质量份数比的配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银河水利水电新技术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银河水利水电新技术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02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