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景观用银杏大树移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01605.1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6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星;花艳敏;周春华;崔慧;黄春华;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3/04 | 分类号: | A01G2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景观 银杏 大树 移植 方法 | ||
1.一种景观用银杏大树移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移植前准备,包括移植时间确定、断根处理、枝条修剪、树冠收扎、树穴准备;所述树穴应在移栽前准备好,种植穴的规格应根据土球的大小而定;
步骤二,挖掘,包括材料准备、起挖修坨、土球捆扎;
步骤三,装卸及运输;
步骤四,栽植,包括起吊入穴、还土、围堰浇水;所述还土过程要分层进行,先填混合好的表层土,再填心土,直到最后踏实、填满;
步骤五,移栽后管理,包括支柱固定、树干保湿、松土、施肥、除余蘖、治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用银杏大树移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
移植时间为落叶至翌年春萌芽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用银杏大树移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
断根处理具体过程为:1)断根前先确定移栽时土球的大小,2)将确定的土球的外沿,分成相等的6段,第一年先在相对应的3个方向实施断根处理,再沿间隔的三段由内向外挖宽20 cm~30 cm、深40 cm~50 cm的沟;3)沟挖好后,用拌有有机肥的土壤和ABT生根粉混合填入并夯实,定期浇水;4)到第二年春季或秋季再按上述方法挖断其余方向的根,待环状沟中长满须根后即可移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景观用银杏大树移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断根处理时,遇直径大于3 cm的大根,不得硬铲,必须锯断、削平,且做到切口平滑;为防止树木倒伏,断根处理时还要保留2~3条粗根暂不切断,而是在沟内将粗根环状剥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用银杏大树移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树穴应在移栽前的1~3个月准备好,种植穴应较土球直径加大40 cm~60 cm,加深30 cm~40 cm,坑壁要平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用银杏大树移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起挖修坨过程中土坨修成上大下小、呈截头圆锥型的土球,修剪整理根系,根截面直径大于2 cm的,应喷涂防腐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用银杏大树移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土球捆扎具体过程为:1)首先,用蒲包片、蒲包、麻袋片等将土球包严,并用草绳将腰部捆好;2)其次,土球捆扎时,采用螺旋式纵向缠绕法缠土球,操作时绳要收紧,随绕随敲打,用双股草绳以树干为起点,稍倾斜,从上向下绕到土球底沿沟内再由另一面返到土球上面,再绕树干顺时针方向缠绕,应绕成双层草绳,第2层与第1层交叉压花,草绳间隔一般3cm~5cm;3)最后,在土球腰部用草绳横绕20 cm~50 cm的腰箍,草绳应缠紧,随绕随用木槌敲打,围好后将腰箍上下用草绳斜拉绑紧,避免脱落;4)完成打包后,将树木按预定方向推倒,遇有直根应锯断,不得硬推,随后再用蒲包片将底部包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用银杏大树移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还土过程要分层进行,先填混合好的表层土,再填心土,每30 cm一层,直到最后踏实、填满,为防止多雨季节土壤积水,培土后,要使树盘呈现浅馒头形,略高于周围地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用银杏大树移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围堰浇水具体过程为:1)围堰:根据树木的规格大小及栽植形式开堰,堰壁应拍实,不得漏水,圆堰内径与坑沿相同,堰高20 cm~30 cm左右,围堰时由堰外取土,避免堰内取土挖坏树根或土球;2)促根处理:结合浇水进行,用25 mg/kg~50 mg/kg的ABT生根粉灌根,使土球充分湿润;3)浇水:栽植后,当天浇水,力求浇足浇透,为避免不足不透,可于隔天浇第2遍水,确保浇透;浇水时注意整堰,填土堵漏,待水完全渗入后,适时封堰;如栽后10 d~15 d连续干旱无雨,则须对银杏树进行灌水处理,每次灌水要灌透灌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用银杏大树移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树干保湿具体过程为:先用粗的草绳对整个树干进行缠扎,然后用水喷湿,再用塑料薄膜包裹,塑料薄膜应延伸至地面,用土覆盖;栽植后3 周~5周内,定期对树冠喷水,以补充叶片水分,增加空气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16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区灌溉自动轮灌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杂交水稻防衰壮籽抗倒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