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析CO2/CH4在褐煤中吸附机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02355.3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8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鲁效庆;党勇;赵兹罡;李可;张明敏;周赛男;魏淑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析 co2 ch4 褐煤 吸附 机理 方法 | ||
1.一种分析CO2/CH4在褐煤中吸附机理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周期性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分子动力学模拟(MD)和巨正则蒙特卡洛模拟(GCMC)三种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了CH4和CO2在褐煤中的单组份以及竞争吸附过程,通过电荷密度分析、分子结构稳定性分析、相互作用能及相互作用方式分析、选择吸附位分析、吸附类型和吸附构型稳定性分析、孔隙特性分析吸附量分析、静电贡献分析、选择性吸附分析、吸附热曲线分析、官能团对吸附位影响分析、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分析、压强对吸附的影响分析,研究了温度、压强、拓扑结构、孔径尺寸、静电贡献、官能团影响CH4和CO2吸附的本质因素,进一步结合实验研究文献,具体实施方式分为以下4步:
(1)无定形褐煤结构模型构建
利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构建褐煤分子结构,使用COMPASS力场和Smart Minimizer方法优化分子结构,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晶系和周期性边界条件构建无定形褐煤结构;CH4和CO2以及体系表面的非成键作用包括范德瓦尔斯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采用NPT方法进行MD模拟;截断半径为
(2)第一性原理电荷计算
使用Gaussian 09中计算原子电荷,稳定构型计算涉及到吸附质褐煤分子以及吸附剂CH4、CO2;采用DFT方法优化分子结构,保证分子的能量达到平衡状态,采用NBO电荷计算褐煤分子结构的分子电子结构、电子密度分布、势能图进一步考察褐煤分子结构的电荷分布情况,分析褐煤分子结构的稳定性;构型优化和能量计算采用DFT,6-31G+(d,p),WB97XD,NBO基组;
(3)巨正则蒙特卡洛(GCMC)模拟
在Multipurpose Simulation Code中进行GCMC模拟,采用Peng–Robinson方程式来计算模拟压力,采用298K、313K、373K以及0.05-10MPa来模拟地层条件的温度和压强;模拟的迭代次数为1.0×108;用Lennard-Jones(LJ)势函数和库仑力作用来计算CH4-CH4、CH4-孔隙壁、CH4-CO2、CO2-CO2、以CO2-孔隙壁之间的相互作用;原子的LJ参数取自经典普遍力场(UFF);
4)性质分析
计算CH4/CO2绝对吸附量,拟合Langmuir绝对等温吸附线并拟合Langmuir吸附公式,计算CH4/CO2超额吸附量,拟合Langmuir超额等温吸附线,计算静电作用贡献,计算选择吸附比、吸附热,拟合选择吸附比曲线,考察静电作用贡献对CH4/CO2吸附的影响以及CH4/CO2的吸附填充过程;研究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CH4/CO2在无定形褐煤结构中的吸附行为,考察温度、压力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拟合径向分布函数曲线,作CH4/CO2吸附密度分布图,研究CH4、CO2的吸附位,考察管能团对CH4/CO2吸附位的影响;拟合PSD曲线,考察拓扑结构、孔径尺寸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单组分和混合竞争吸附的差异,归纳总结影响CH4、CO2的吸附的本质因素,揭示CO2/CH4的竞争吸附机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235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