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擀面杆的轧面条组刀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02431.0 | 申请日: | 2015-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8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烁 |
主分类号: | A21C11/22 | 分类号: | A21C11/22;A21C3/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2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擀面杆 面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厨房用具领域,具体是指在手工擀制加工面条时使用的带擀面杆的轧面条组刀。
背景技术
手工擀制加工的鲜面条广受欢迎,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面食,它一般是先和面后利用一根圆柱状的杆状物进行擀压成薄片状的面皮,经过折叠再用带把的方形单刃刀具切出条状而成,由于是手工操作,切出的面条粗细混杂不均匀,速度较慢,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对于许多打出“手擀面”招牌的小吃部来说这样的做法更显出问题的突出性,较大的体力消耗和较高的加工要求常常让经营者力不能支,疲惫不堪;为了减轻体能消耗和提高手工面条的加工质量、提高功效很需要一种切面条的新工具来满足当前人们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种厨房用具的新的技术方案带擀面杆的轧面条组刀,它能消除前述的传统切面条刀具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含手柄、面杆,所述面杆的左右端头各置有一圆环状的挡圈即左挡圈右挡圈,挡圈上都加工有同样多的均匀分布且对应的穿孔;在右挡圈上加工有一径向的通孔,二个下大上小的块状挡块从右挡圈圈内向外伸入通孔内与圈外的球缺状按钮连接,按钮和挡圈之间置有压簧;在左右挡圈之间的面杆上均匀的穿连排列着多片薄片状的环状刀片,刀片上都加工有与左右挡圈上的穿孔相对应的透孔,左右挡圈上的穿孔与各刀片上的透孔之间都穿连有直条形张紧状的皮筋,皮筋上的各连接点都固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它能快速高效的擀制面皮和轧出粗细可调又均匀的面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设计举例的带擀面杆的轧面条组刀的总装半剖正视图(纵切面)。
图2是带擀面杆的轧面条组刀的手柄及面杆的剖视图。
图3是本设计的轧面条组刀部分回缩前各部件位置状态的正视图(含左右挡圈、刀片、皮筋等部件)。
图4是轧面条组刀回缩后的正视图(组刀脱离开面杆后)。
图5是轧面条组刀的左侧视图。
图6是轧面条组刀的右侧视图及用于锁止的按钮、挡块、压簧各部件的细节视图。
图7是轧面条组刀按钮、挡块处于锁止状态的位置关系视图。
图8是操作擀面杆擀面皮的演示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本设计举例的带擀面杆的轧面条组刀轧面条的演示状态的俯视图。
各图中,1为手柄,2为面杆,3为左挡圈,4为刀片,5为皮筋,6为按钮,7为右挡圈, 8为挡块,9为压簧,10为面案,11为面皮,12为面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举例说明本设计。
由圆柱状的左右手柄1和面杆2组成擀面杆的主体,为增加灵活性在手柄部位辅加了轴承,此举可大大增加此种用具的轻便适用性,如图2所示(轴承件未用图号标出);在面杆2的左、右端头各置有一挡圈即左挡圈3、右挡圈7,左右挡圈都状如圆环,它们的外径尺寸都大于面杆的直径尺寸一些且相同,但内径尺寸不同,具体是左挡圈3的内径尺寸略小于面杆2的直径尺寸以便于通过面杆左端头挡住其不右移,右挡圈7的内径尺寸则大于面杆2的直径尺寸一些以便于其不受阻碍的穿过面杆且还要留出容纳下述的挡块8的尺寸空间,左、右挡圈的圈体上都加工有均匀分布且对应的多个穿孔,本举例选择了六个穿孔的数量,如图1、图3、图4、图5、图6所示;在右挡圈7上加工有径向的通孔,二个同样的下大上小的块状挡块8从右挡圈圈内向外伸入通孔内与圈外的球缺状按钮6连接,按钮和挡圈之间置有压簧9,此两个挡块在不受外力的自然状态下其上下的间隔距离略大于面杆2的直径,而在有外力下压按钮时此间隔距离会缩小从而又小于面杆2的直径,如图6、图7所示,此用于锁止的按钮、挡块、压簧的协调配合在需要时会使面杆2的右端头挡住右挡圈7不左移,如图1所示;在面杆2上等间隔均匀的穿连排列着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一排环形薄片状刀片4,刀片的外径较左右挡圈外径大一些,刀片4的内径则略大于面杆的直径尺寸以便于顺利的穿到或脱离开面杆2,刀片上也都加工有与左右挡圈上的穿孔相对应的六个透孔,可用0.2mm左右的薄不锈钢板冲压加工制作刀片;左挡圈3上的各穿孔与各刀片上的透孔及右挡圈上的穿孔之间都张紧的穿连有长条状的皮筋5即共六根皮筋,皮筋5的两端头与左、右挡圈的穿孔及皮筋与刀片连接的各部位都固接,如图1、图3、图4所示,如此装置就位后,本设计举例的带擀面杆的轧面条组刀便描述完毕,可看出它主要分为两部分即擀面杆部分(图2状)和轧面条组刀部分(图3、图4状),具体操作使用时,可先只使用如图2所示的擀面杆将活好的面团在面案10上压出面皮11,如图8所示,然后再将上述的两部分组装到一起,即将轧面条组刀部分从擀面杆的左端穿套到面杆2的左端头上,如前述,左挡圈3会被挡在端头部位而其余的部分包括右挡圈7及全部刀片则会穿套到面杆上直到右挡圈到了面杆的右端头,此时操作下压右挡圈7上的按钮6,右挡圈圈内的上下两挡块因间距缩小会让面杆2的右端头挡住从而使右挡圈7不左移,皮筋弹性紧张力的拉拽很好的保证了这种阻挡效果从而使得整个轧面条组刀和擀面杆部分结合为一体,高弹性条状橡胶材料的特性会让皮筋5无论伸缩都会使得所有刀片的间隔始终都均匀,如图1所示,这就为加工粗细均匀的面条操作提供了保证条件,如图9所示的擀轧出同样粗细的面条12,这样一次滚轧即可轻便快速均匀的将面皮分切成面条;轧完面条再擀面皮时则略向右拽拉右挡圈,因为右挡圈的挡块脱离了面杆的右端头,在压簧9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挡块外移,右挡圈的内里空间加大可连同整个组刀左移穿过面杆完全脱离分开,轧面条组刀部分就会在皮筋收缩弹性力的作用下紧缩在一起,如图4状的置放一边待用,再轧时同样的逆向操作套到面杆上即可;当然,穿套轧面条组刀时在右挡圈到达面杆2的右端头时还可以继续向右再拉长一部分长度,此时刀片的间距会更加大一些,将最靠近面杆右端头的一片刀片用长条状物(长度略大于刀片的内径而小于外径,图中未绘出)卡在面杆的右端头,再轧出的面条就会略宽一些,可据需要来灵活操作使用。前述的有关本设计举例的介绍是基于绘图及方便对技术内容和特征的描述而撰写,事实上,从加工工艺前后秩序上来说应该是首先通过设模注射的加工方式来先制作出如图4状的轧面条组刀部分(皮筋部件最好是采用注射的方式加工到左右挡圈的穿孔及刀片的透孔中固定),再套装到擀面杆部分上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烁;,未经陈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24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包膨松剂
- 下一篇:一种防治西葫芦绵腐病的植物源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