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02494.6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5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钦州市易通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6 | 分类号: | H01L33/06;H01L33/1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5107 | 代理人: | 欧阳波 |
地址: | 53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 发光二极管 外延 结构 | ||
1.一种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结构,包括衬底(1),以及依次生长在衬底(1)上的氮化镓二维晶体层(2)、非掺杂的氮化镓层(3)、N型氮化镓搀杂层(4)、多个周期的量子阱结构及P型氮化镓搀杂层(8),所述量子阱结构每个周期包括一个氮化镓垒层和一个氮化铟镓阱层,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周期的量子阱结构中间插入缓冲插入层(6);N个周期的下量子阱结构(5)之上为M个周期的缓冲插入层(6),缓冲插入层之上为n个周期的上量子阱结构(7);N为4~10的整数,n为1~8的整数,N≥(N+n)/2,M为1~5的整数;
所述缓冲插入层(6)每个周期包括一个P型氮化镓搀杂层(61)、一个P型氮化铟镓搀杂层(62)和一个N型氮化镓搀杂层(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插入层(6)的一个P型氮化镓搀杂层(61),厚度为10~50nm,搀杂浓度为(5~50)×1017/cm3;
所述缓冲插入层(6)的一个P型氮化铟镓搀杂层(62),厚度为5~15nm,搀杂浓度为(5~50)×1018/cm3;
所述缓冲插入层(6)的一个N型氮化镓搀杂层(63),厚度为20~70nm,搀杂浓度为(1~10)×1018/cm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插入层(6)的P型氮化镓搀杂层(61)和P型氮化铟镓搀杂层(62)中的搀杂元素为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插入层(6)的N型氮化镓搀杂层(63)中的搀杂元素为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1~5个周期的缓冲插入层(6)总厚度为35~675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N为5~10的整数,n为1~4的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插入层(6)中各个周期的P型氮化镓搀杂层(61)相同,各个周期的P型氮化铟镓搀杂层(62)相同,各个周期的N型氮化镓搀杂层(63)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量子阱结构(5)和上量子阱结构(7)的一个氮化镓垒层厚度为10~12nm,一个氮化铟镓阱层厚度为2~3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钦州市易通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钦州市易通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249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间隙可调的静压主轴结构
- 下一篇:存储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