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纤聚酯纺粘非织造布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02959.8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6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侯尚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寿光市发达布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02 | 分类号: | B32B17/02;B32B27/02;B32B7/1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潍坊市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酯 纺粘非 织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布业织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纤聚酯纺粘非织造布。
背景技术
在布业织造领域,聚酯纺粘长丝非织造布的拉力和撕破力是随着基布的克重的增加而增大的,但当纵横向其中一个方向的拉力要求很大,而另一方向拉力不做要求时,为了达到大的拉力只有增加基布的克重,这样造成很大的浪费。
另外,聚酯纺粘长丝非织造布的纵横两个方向,当拉伸其中的一个方向时,另外一个方向极易收缩。因此,现在亟需一种抗拉力大且不易收缩的聚酯纺粘长丝非织造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玻纤聚酯纺粘非织造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聚酯非织造布抗拉性差、易变形的问题。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玻纤聚酯纺粘非织造布,包括由涤纶线交织而成的布体,所述布体由上层布体和下层布体组成,所述上层布体和所述下层布体均由多条横向线和多条纵向线纺成,所述横向线与所述纵向线围成布体空隙,所述布体空隙均凹陷于所述布体的表面,所述上层布体和所述下层布体之间设有多根抗拉力线束,所述上层布体、所述抗拉力线束和所述下层布体三者之间设有缠绕固结,所述布体的四周边缘由所述横向线和所述纵向线交织形成锁边。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抗拉力线束由多条玻璃纤维线组成。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抗拉力线束纵向设置于所述布体中间。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相邻的所述抗拉力线束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抗拉力线束均匀分布于所述布体中间。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所述缠绕固结连接所述上层布体和所述下层布体,所述缠绕固结连接所述上层布体和所述抗拉力线束,所述缠绕固结连接所述下层布体和所述抗拉力线束。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布体空隙处设有粘合须线,所述粘合须线分别分布于所述布体的两个表面。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层布体和所述下层布体的厚度相同,所述上层布体和所述下层布体的厚度为0.4-0.6mm。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相邻的所述抗拉力线束的间距为1cm。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该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把玻璃纤维线植入聚酯纺粘长丝非织造布中间,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复合布,这种布极大的增强了原来非织造布的各种性能,尤其是拉力和撕破力,并且缠绕固结将上层布体、抗拉力线束和下层布体彼此相互缠绕,使得布体形成在平面方向上的整体,拉力彼此抵消不易传递,当拉伸其中的一个方向时,另外一个方向也不容易收缩。
布体的四周边缘由横向线和纵向线交织形成锁边,避免了布体边缘被撕裂,增加了使用寿命。布体空隙处设有粘合须线,粘合须线分别分布于布体的两个表面,粘合须线使布体表面更平整光滑,并且遮挡粘合了布体间的空隙,使整个布体的稳定性更强。该玻纤增强聚酯纺粘非织造布具有抗拉力好、不易变形,易吸湿易干燥、消臭抗菌、耐热性好且天然无害等优点,并且利于清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玻纤聚酯纺粘非织造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布体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缠绕固结的示意图。
图中:1-上层布体;2-下层布体;3-横向线;4-纵向线;5-布体空隙;6-抗拉力线束;7-缠绕固结;8-锁边;9-粘合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实施例:
如图1至3所示,一种玻纤聚酯纺粘非织造布,包括由涤纶线交织而成的布体,布体由上层布体1和下层布体2组成,上层布体1和下层布体2均由多条横向线3和多条纵向线4纺成,横向线3与纵向线4围成布体空隙5,布体空隙5均凹陷于布体的表面,上层布体1和下层布体2之间设有多根抗拉力线束6,上层布体1、抗拉力线束6和下层布体2三者之间设有缠绕固结7,布体的四周边缘由横向线3和纵向线4交织形成锁边8。
抗拉力线束6由多条玻璃纤维线组成。
抗拉力线束6纵向设置于布体中间。
相邻的抗拉力线束6之间相互平行,抗拉力线束6均匀分布于布体中间。
缠绕固结7连接上层布体1和下层布体2,缠绕固结7连接上层布体1和抗拉力线束6,缠绕固结7连接下层布体2和抗拉力线束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寿光市发达布业有限公司,未经寿光市发达布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29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E薄膜生产工艺
- 下一篇:防伪编织物枕套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