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生产维生素C-2磷酸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03341.3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2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吴静;董晓翔;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7/04 | 分类号: | C12P17/04;A23L1/302;A61K8/67;A23K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生产 维生素 磷酸酯 方法 | ||
1.一种高效生产维生素C-2磷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以重组菌株E.coli BL21(DE3)/pET20b--asp破碎后的菌体悬液作为酶制剂,在转化温度为30-50℃、转化pH为3.8-5.5的条件下,与150-250g/L的维生素、0.2-1.0mol/L的焦磷酸钠反应,转化时间为0.5-4h;所述重组菌株菌体,按干重计,添加量为2.6-20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菌株是先进行诱导产酶培养,然后再破碎作为酶制剂;所述诱导产酶培养是指:将菌株培养至OD600在0.2-1.4范围内,加入2-10g/L的乳糖进行诱导,诱导温度为30-37℃,诱导时间为2-10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菌以E.coli BL21(DE3)为宿主、pET20b-为载体,重组表达来源于Sphingomonas trueperi中的维生素C磷酸化酶基因asp。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培养具体是:将菌株培养至OD600在0.4,加入6g/L的乳糖进行诱导,诱导温度为37℃,诱导时间为4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coli BL21(DE3)/pET20b--asp的破碎的具体条件是:功率17w,总时间30min,间歇4s,超声4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转化温度为30-50℃、转化pH为3.8-4.6的条件下,与150-225g/L的维生素C、0.5-0.9mol/L的焦磷酸钠反应,转化时间为1-2.5h;所述重组菌株菌体的添加量为2.6-13.2g/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化温度43℃、pH 4.2、维生素C浓度200g/L、焦磷酸钠浓度0.6mol/L、菌体量10.6g/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是:(1)将E.coli BL21(DE3)/pET20b--asp菌株培养至OD600在0.4-0.6,加入6g/L的乳糖进行诱导,诱导温度为37℃,诱导时间为4h;(2)将上一步得到的菌体收集、破碎;(3)以上一步破碎后的菌体悬液作为酶制剂,在43℃、pH 4.2下进行反应,其中维生素C浓度200g/L、焦磷酸钠浓度0.6mol/L、菌体量10.6g/L。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方法得到的维生素C-2磷酸酯。
10.权利要求9所述维生素C-2磷酸酯在食品、有机合成、化妆品和饲料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33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