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液压悬置的齿轮箱用减振安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03371.4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92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富豪;翁燕祥;宋斌;汪淑君;陈利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2240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液压 悬置 齿轮箱 用减振 安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箱用减振安装架,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液压悬置的齿轮箱用减振安装架。
背景技术
齿轮箱的振动及噪音产生主要是源于传动齿轮的摩擦、振动以及碰撞,如何有效降低齿轮箱振动及噪音,使其更符合环保要求是国内外一个重点研究课题。传统技术中用于支撑齿轮箱的减振元件一般是以橡胶为主体的减振元件,通过橡胶体的弹性和自身的滞后损失衰减振动能量。目前,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减振元件被用于支撑齿轮箱以实现更好的减振、隔振效果;其中液压悬置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减振元件。液压悬置常用结构是由上流道板、解耦片和下流道板把发动机悬置内部分为多个腔室,各腔体是通过流道板上的通道来实现互通。液压悬置通过液体在不同腔室之间流动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沿程能量损失,从而使振动能量尽快耗散, 达到衰减振动的目的;但目前的液压悬置的结构对于低频区域的振动能够起到有效的减振隔震效果,但对于中高频区域的振动来说,由于各腔室之间的流道内液体的惯性很大,液体几乎来不及流动,无法通过液体流动来有效的使振动能量消耗,因而其对于中高频区域的减振隔离震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液压悬置的齿轮箱用减振安装架,其不仅能够对齿轮箱在低频区域的振动进行减振,并且还能够有效提高对齿轮箱在中高频区域的振动进行减振和隔离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液压悬置的齿轮箱用减振安装架,包括底架,用于安装齿轮箱的顶架及若干设置在底架上用于支撑顶架的液压悬置,所述液压悬置包括上腔室及下腔室,所述液压悬置中至少有一对液压悬置之间设有互通式振动调谐装置,该互通式振动调谐装置包括第一调谐管道,设置在第一调谐管道上的浮动式第一自适应隔断装置,第二调谐管道及设置在第二调谐管道上的浮动第二式自适应隔断装置;所述浮动式第一自适应隔断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调谐管道内侧面上的两道环形凸块,设置在第一调谐管道内的导杆,两个套设在导杆上的导套,两个套设在导杆上的预紧压缩弹簧及两块设置在导杆上的隔断端板,浮动式第一自适应隔断装置的导杆沿第一调谐管道延伸,浮动式第一自适应隔断装置的两导套分别通过连接杆与第一调谐管道内壁相连,两道环形凸块位于两导套之间;两隔断端板相互平行,且隔断端板与导杆相垂直,两隔断位于两道环形凸块之间,两环形凸块上、朝向隔断端板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环形密封圈;两隔断端板位于两预紧压缩弹簧之间,且预紧压缩弹簧位于导套与隔断端板之间;所述浮动式第二自适应隔断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调谐管道内侧面上的两道环形凸块,设置在第二调谐管道内的导杆,两个套设在导杆上的导套,两个套设在导杆上的预紧压缩弹簧及两块设置在导杆上的隔断端板,浮动式第二自适应隔断装置的导杆沿第二调谐管道延伸,浮动式第二自适应隔断装置的两导套分别通过连接杆与第二调谐管道内壁相连,两道环形凸块位于两导套之间;两隔断端板相互平行,且隔断端板与导杆相垂直,两隔断位于两道环形凸块之间,两环形凸块上、朝向隔断端板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环形密封圈;所述两隔断端板位于两预紧压缩弹簧之间,且预紧压缩弹簧位于导套与隔断端板之间;所述第一调谐管道的一端口与一液压悬置的上腔室相连通,另一端口与另一液压悬置的下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二调谐管道的一端口与一液压悬置的下腔室相连通,并且该液压悬置的上腔室与第一调谐管道的端口相连通,第二调谐管道的另一端口与另一液压悬置的上腔室相连通,并且该液压悬置的下腔室与第一调谐管道的端口相连通。
本方案的齿轮箱安装在顶架上方;在齿轮箱工作过程中,当齿轮箱处于低频振动区域时,通过液压悬置内的液体在上、下腔室之间流动,使低频振动能量尽快耗散,从而实现对齿轮箱在低频区域的振动进行减振的目的。
当齿轮箱处于中高频振动区域时,液压悬置内的液体几乎不流通,此时液压悬置通过解耦片的弹性变形特性来加快高频振动的衰减过程;更重要的是,经过试验得到由于互通式振动调谐装置的第一调谐管道及第二调谐管道连通了两个液压悬置内的腔室,因而可以通过第一调谐管道及第二调谐管道连通两个液压悬置内的液体,使两个液压悬置腔室内的一部分高频振动相互抵消,从而有效的提高对齿轮箱在中高频区域的振动进行减振和隔离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33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