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冻太阳能供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03414.9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4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乾;史浩;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F16L5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永衡昭辉律师事务所 32250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冻 太阳能 供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户冬季太阳能热水管路系统防冻,具体是一种新型利用太阳能热水温差驱动管路循环。
背景技术
寒冷地区冬季家用太阳能的使用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不能正常使用是目前较为普遍的现象,为克服此问题市场上有伴热带,伴热带套在供回水管上以后再采用黑色保温棉做外保温,伴热带加热功率根据使用环境不同略有差别,平均在1W/m。根据太阳能集热器安装位置,一般安装在所居住房间屋顶,按照正常补水管道敷设距离为10m,用户侧供水管长5m。日功耗P=15W/1000*24=0.36kW*h。电能是高品位能源,直接用于加热是非常浪费的,而且伴热带能保证的最低水温是0℃以上,即补水管和用户侧供水管不结冻,冬季在使用太阳能热水时往往会因为水管内储存冷水而需要放掉这部分低温水,这样就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在西北干旱寒冷的环境下放掉低温冷水不符合国家环保节能政策以及低碳生活的准则。
采用排空阀防冻的致命缺点是无法即时即用,同时补水侧排空势必造成水资源浪费。
有采用低速排放太阳能热水来防冻的装置,装置优点是操作简单易行,缺点是造成水资源和热量的双重浪费,浪费水量有可能超过排空浪费的水量。
申请号为201210361813.4名称为一种太阳能防冻管的发明专利也采用套管技术,但其是通过套管内部电阻丝达到防冻效果,太阳能的贮热水箱因为水温过高在夜间也会向周围环境散热,而这部分散失的能量可以用来加热供水管。
申请号为201320027618.8的专利通过采用变频微型泵防止管路冻堵,同时还采用了温度测控系统,这些都是耗电设备,不仅初投资较大,而且运行管理也不方便,此种方式也不能够节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成本低、无需能源且易于控制的防冻太阳能供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冻太阳能供水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箱、水箱以及混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箱的出水口和水箱的出水口分别通过套管连接在混水阀的热水入口和冷水入口上,在所述套管上还安装有一吸热放热管,在该吸热放热管内充注相变介质;在所述太阳能集热箱的上端和水箱的上端还连接有一压差调节管,在该压差调节管上设置有一延所述压差调节管长度方向滑动的绝热调整片;在所述集热箱出水口的套管和水箱出水口的套管之间还连接有一温控支管,在该温控支管上设置有温控阀。
在所述吸热放热管内延长度方向上间隔的设置有隔离支架,所述石蜡被充注在相邻两隔离支架间。
在所述集热箱出水口的套管上还设置有一与所述混水阀联动控制的电磁阀。
所述相变介质为石蜡或酯酸。
压差调节管是冷热水箱上端的连接管,具有可滑动的绝热调整片,通过滑动绝热调整片在压差调节管的位置,从而平衡冷热水箱的压差,使冷水箱内冷水流入套管内,增大循环温差,促进管内水流动。
发明效果
双层隔热节能效果更明显,套管外的水也起到缓冲带的隔热作用,同时套管外的水所散失的能量储存到吸热放热管中,当管外水温度较低时,石蜡相变材料的热量可以传回套管。
充分利用存留在套管内水的热能,根据热管和冷管温度差达到管外水的加热和冷却效果,由于水的密度差从而产生压力差,形成管外水的循环流动。
可以同时保证供热水管和自来水管不结冻,适应农村地区紧凑式太阳能集热器用户。
吸热放热管外层采用黑色吸收材料白天可以吸收太能能热量,用来加热套管内循环水。
真正意义上的无电防冻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A-A剖视图;
图3图1的B-B剖视图;
其中:1、套管,2、混水阀,3、压差调节管,4、温控阀,5、电磁阀,6、橡皮圈,7、石蜡层,8、太阳能集热箱,9、水箱,10、PVC管,11、隔离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34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