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位微纤化聚丙烯系树脂复合发泡颗粒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05045.7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7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唐涛;邢海平;邱健;姜治伟;谭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J9/14 | 分类号: | C08J9/14;C08J9/12;C08L23/16;C08L23/14;C08L23/08;C08L77/00;C08L67/02;C08L69/00;C08L81/02;C08K3/34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2210 | 代理人: | 王丹阳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位 微纤化 聚丙烯 树脂 复合 发泡 颗粒 及其 应用 | ||
1.原位微纤化聚丙烯系树脂复合发泡颗粒,其特征在于,由原位微纤化聚丙烯共混树脂颗粒经分散介质释放法制备而成;
所述原位微纤化聚丙烯共混树脂颗粒为圆柱形结构,直径为0.5mm-2mm,高度为直径的1-2倍,原位微纤化聚丙烯共混树脂颗粒中含有基体树脂和成纤树脂,基体树脂为聚丙烯系树脂,成纤树脂为熔融温度高于基体树脂的熔融温度,且与基体树脂不完全相容的树脂,成纤树脂的质量百分数为1-30%,且以纤维状存在于原位微纤化聚丙烯共混树脂颗粒内;
所述成纤树脂为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苯硫醚、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微纤化聚丙烯系树脂复合发泡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系树脂为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微纤化聚丙烯系树脂复合发泡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微纤化聚丙烯共混树脂颗粒中还含有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为增韧剂、抗氧剂、防紫外线剂、抗静电剂、阻燃剂、金属钝化剂、颜料、染料、成核剂、气泡调整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基体树脂与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00:(0.1-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位微纤化聚丙烯系树脂复合发泡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PP-g-MA、POE-g-MA、PE-g-MA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所述气泡调整剂为硼酸锌、滑石粉、碳酸钙、氢氧化铝、云母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微纤化聚丙烯系树脂复合发泡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成纤树脂的熔融温度比基体树脂的熔融温度高30℃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微纤化聚丙烯系树脂复合发泡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微纤化聚丙烯共混树脂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将基体树脂和成纤树脂加入挤出机中,以线状熔融共挤出,在挤出熔体未冷却固化前对熔体进行热拉伸,淬冷后,切粒,得到原位微纤化聚丙烯共混树脂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位微纤化聚丙烯系树脂复合发泡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微纤化聚丙烯共混树脂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将添加剂、基体树脂和成纤树脂加入挤出机中,以线状熔融共挤出,在挤出熔体未冷却固化前对熔体进行热拉伸,淬冷后,切粒,得到原位微纤化聚丙烯共混树脂颗粒。
8.权利要求1-7任何一项所述的原位微纤化聚丙烯系树脂复合发泡颗粒的应用,是将原位微纤化聚丙烯系树脂复合发泡颗粒置于模具中,模内成型,得到发泡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内成型的压力为0.28-0.46MPa(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50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