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液滴生成的反Y型通道微流控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05382.6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6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刘赵淼;刘丽昆;曹刃拓;逄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生成 通道 微流控 芯片 | ||
1.实现液滴生成的反Y型通道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该芯片包括主体固体结构(1)、离散相通道(7)、离散相入口(6)、连续相通道(2)、连续相入口(3)、主通道(4)、出口(5)、底板(8);
具体而言,所述离散相通道(7)、离散相入口(6)、连续相通道(2)、连续相入口(3)、主通道(4)、出口(5)为主体固体结构(1)上的凹槽或洞孔结构,且各结构为芯片工作时液体流动区域;
所述主体固体结构(1)和底板(8)通过上下键合固定,底板(8)置于主体固体结构(1)底部,以支撑芯片主体的结构并提供液体流动空间;
所述出口(5)、连续相入口(3)、离散相入口(6)是主体固体结构(1)上的洞孔结构,离散相通道(7)、连续相通道(2)、主通道(4)为主体固体结构(1)上的凹槽;
离散相入口(6)与离散相通道(7)连接,形成离散相液体流动的空间;连续相入口(3)与连续相通道(2)连接,形成提供连续相液体流动的空间;离散相通道(7)与连续相通道(2)垂直相交连接,相交连接处与主通道(4)连接,主通道(4)设置在离散相通道(7)与连续相通道(2)连接的中心线上,且主通道(4)与主体固体结构(1)的长度方向平行;主通道(4)的一端与出口(5)连接形成下游流动区域;连续相与离散相流动区域的凹槽,孔洞结构形状,大小与位置完全对称且以主通道(4)为中心相互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液滴生成的反Y型通道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固体结构(1)和底板(8)的材料由聚二甲基硅氧烷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液滴生成的反Y型通道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相入口(3)、离散相入口(6)与出口(5)为设置在主体固体结构(1)上的上下贯通的孔洞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液滴生成的反Y型通道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本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离散相液体从离散相入口(6)流入,经过离散相通道(7),与从连续相入口(3)流入的经过连续相通道(2)的连续相液体在连续相通道(2)和离散相通道(7)交汇,连续相液体对离散相液体产生剪切作用,形成离散相液滴;在连续相液体的带动下,液滴经过主通道(4)从出口(5)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53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液管
- 下一篇:加氢裂化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