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棉及其混纺织物的一浴一步法连续化浸漂阶段保温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05861.8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6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徐维敬;韩光亭;张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B21/00 | 分类号: | D06B21/00;D06B23/04;D06B23/14;D06B23/2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毛胜昔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及其 混纺 织物 一步法 连续 化浸漂 阶段 保温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浸漂阶段保温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棉及其混纺织物的一浴一步法连续化浸漂阶段保温工艺,属于纺织染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棉纺或与棉混纺织物用双氧水、烧碱等进行煮练与漂白一浴法进行练漂,其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轧漂法和浸漂法,前者为连续化生产方式,后者一般都用于间歇式生产方式。
轧漂法设备造价高、体型庞大,对安装空间的要求相对较高,且生产过程中能耗高。
现有技术中,浸漂法均采用间歇式生产方式,其生产效率低,往往存在产品质量稳定性差,水、电、汽消耗量和污水排放量大,以及劳动强度大、用工多等缺陷或不足。
更为关键的是,现有技术中的这种间歇式生产方式,由于设备结构形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系统集成合理性、工艺匹配性方面的原因,导致其生产过程中,在高温碱性条件下,双氧水的分解反应的速率、所生成的产物等,均无法进行有效控制,因而无法保证练漂效果的高度稳定性,并将纤维的损伤程度降至最低。
长期以来的生产实践与研究表明,实现连续化浸漂的最大技术难度,就是如何控制高温碱性条件下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以保证练漂效果的高度稳定性和将纤维的损伤程度降至最低。
而要实现连续化浸漂阶段保温工艺,最好的办法是,将碱-氧一浴煮漂处理过程分为两个或多个不同温度条件下,执行保温练漂。因为,这种先在较低温度下煮漂再在高温下煮漂的工艺,既能实现优良煮漂效果,又能尽可能地减低纤维的氧化损伤程度。
如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设备结构形式的改进,并开发出与之匹配的连续化浸漂阶段保温工艺,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热点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工艺简单易控、适于连续化生产的用于棉及其混纺织物的精练和漂白生产工艺。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棉及其混纺织物的一浴一步法连续化浸漂阶段保温工艺,其特征在于,主工艺流程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入布→第一温区保温煮漂步骤→第二温区保温煮漂步骤→第一水洗步骤→第二水洗步骤→第三水洗步骤→去酸洗步骤→堆置步骤→轧液步骤→第四水洗步骤→第五水洗步骤→第六水洗步骤→落布;其中:
所述第一温区保温煮漂步骤、第二温区保温煮漂步骤、第一水洗步骤、第二水洗步骤、第三水洗步骤、堆置步骤、轧水步骤、去酸洗步骤、第四水洗步骤、第五水洗步骤和第六水洗步骤分别一一对应地在第一蒸漂箱、第二蒸漂箱、第一水洗机、第二水洗机、第三水洗机、堆置池、轧水机、去酸洗装置、第四水洗机、第五水洗机和第六水洗机内完成;
所述第一蒸漂箱、第二蒸漂箱、第一水洗机、第二水洗机、第三水洗机、去酸洗装置、堆置池、轧水机、第四水洗机、第五水洗机和第六水洗机,按从左至右的工艺流程正方向,依次布置;
所述第一蒸漂箱和第二蒸漂箱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一密闭的带第一叶轮的第一转鼓,所述第一转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进布口和一出布口,在进布口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导向装置和第一喷淋装置,在出布口位置处设置有第一传动装置;
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包括顺次布置的第一涨紧辊、第一拖布辊和第一六角辊;
所述拖布辊用于夹持并拖动待处理的布向前运动,所述第一拖布辊一上一下成对设置,上辊与下辊之间保留一定间隙;
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一主动和一被动相互之间保留一定间隙的两个第一轧辊,所述织物从上述两个第一轧辊之间的间隙穿过,并由该两个第一轧辊拖拽向前运动;
所述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六角辊右侧的上方,用于朝着上述六角辊的右侧喷出浴液,并利用该喷出浴液的冲击力将待处理的织物冲入所述第一叶轮的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区域内,所述第一喷淋装置通过管路外接循环泵;
所述第一转鼓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吹气装置和第一电加热装置;
所述第一吹气装置与装置外的压缩空气罐通过管路连接;
所述第一水洗机、第二水洗机、第三水洗机、去酸洗装置、第四水洗机、第五水洗机和第六水洗机的结构形式相同,均包括一密闭的带第二叶轮的第二转鼓;
所述第二转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进布口和一出布口,在进布口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导向装置,在出布口位置处设置有第二传动装置;
所述第二导向装置包括两个第二导布辊和一个第二六角辊;
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一主动和一被动相互之间保留一定间隙的两个第二轧辊,所述织物从上述两个第二轧辊之间的间隙穿过,并由该两个第二轧辊拖拽,按工艺流程的顺次向前运动;
所述第二转鼓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吹气装置和第二电加热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58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平衡器的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风刀染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