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接空冷系统管束管端的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06430.3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1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龙;陈占勇;孙元军;吴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必克空气冷却技术(张家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73 | 分类号: | B23K9/173;B23K35/38;B23K35/30;B23K3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地址: | 07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系统 管束 焊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直接空冷系统管束管端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直接空冷系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类火力发电机组,成为火电厂五大设备岛之一。空冷岛核心设备是顺、逆流管束,管束的长期稳定运行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管束主要由管板和翅片管组成,翅片管由基管和翅片组成,基管是由钢铝复合材料制成的截面尺寸为219×19×1.5mm的扁平管,翅片由铝带制成,翅片管与管板焊接组成管束。汽轮机做功后排出的乏汽经过管道和分配联箱进入空冷凝汽器管束内部,高温蒸汽的热量传递给翅片管,使翅片管升温并散热,空冷风机迫使新鲜冷空气横掠翅片管表面,带走热量使翅片管降温,达到管内蒸汽冷凝冷却的目的。冷凝后的凝结水经过处理送回锅炉,进入下一发电循环。
直接空冷系统的管内介质是饱和蒸汽,当热介质饱和蒸汽从管道和分配联箱进入空冷管束时,首先直接冲刷腐蚀管子与管板的焊接接头,此焊接接头的抗冲刷和耐腐蚀能力直接影响管束的使用寿命,也是直接空冷系统的薄弱环节之一。通常情况下,翅片管管端与管板之间的焊接采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并选用直径0.8mm碳钢焊丝ER50-6,此焊接接头熔合部分的成份为碳钢,其抗冲刷腐蚀能力较为薄弱。为了改善和提高管端与管板焊接接头的抗冲刷腐蚀能力,有时候,不得不在管端增加不锈钢或钛钢套管,这项措施虽然有效地提高了管端的防护能力,但也明显地增加了流体阻力和制造成本,增加了运行维护工作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接空冷系统管束管端的焊接方法,该焊接方法可增强管束的防护能力、延长管束寿命。
一种直接空冷系统管束管端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空冷系统管束管端的焊接方法包括:
S1:将焊枪连接于焊机接口,所述焊枪安装有送丝软管、导电杆、分流器、导电嘴及保护嘴;
S2:将焊接填充材料装入所述焊机转轴上,所述焊接填充材料是规格为直径0.8mm,牌号为ER310的不锈钢焊丝;
S3:将混合气气瓶与所述焊机连接,所述混合气气瓶内预设有填充气体,所述填充气体包括氩气和二氧化碳;
S4:启动所述焊机,将所述填充材料送入所述焊枪;
S5:调节所述混合气瓶,控制所述填充气体的使用流量;
S6:调节所述焊机电压和电流;
S7:根据预设焊接速度进行施焊。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直接空冷系统管束管端的焊接方法S3中,填充气体的配比为80%的氩气与20%的二氧化碳。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直接空冷系统管束管端的焊接方法S5中,填充气体的使用流量为每分钟17至19升。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直接空冷系统管束管端的焊接方法S6中,焊机的焊接电流设置为120A,电压设置为22V。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直接空冷系统管束管端的焊接方法S7中,预设焊接速度为每分钟50至70cm。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直接空冷系统管束管端的焊接方法还包括步骤S8,所述S8:对焊接后所述直接空冷系统的管束管端焊道侧飞溅进行打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根据直接空冷系统管束管端的焊接方法,所得焊缝尺寸为熔深0.70mm至0.80mm,所述焊缝金属厚度不小于1.4mm。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变焊接填充材料,明显改善焊缝融合金属的化学成份,使其焊缝成分由碳钢提升为耐热不锈钢,相当于在管端设置了可靠的防护层,显著提高管端抗冲刷和耐腐蚀能力,实验数据显示,仅抗冲刷能力就提高2.6倍,明显延长管束的使用寿命。这种新型焊接方法的研发,是直接空冷系统顺、逆流管束的设计和制造技术的革命性改变,促进了空冷设备制造业技术进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直接空冷系统管束管端的焊接方法步骤图。
图2a为本发明中的直接空冷系统管束的结构主视图。
图2b为本发明中的直接空冷系统管束的管端焊接接头局部放大图。
图2c为本发明中的直接空冷系统管束接受金相试验的测试部位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直接空冷系统管束的结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0 管束放大部
20 管板
21 基管
22 翅片管
23 焊接接头
30 碳钢焊丝接头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必克空气冷却技术(张家口)有限公司,未经斯必克空气冷却技术(张家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64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