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铝型材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06509.6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5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何绍木;吴继华;张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C21/02;C22C1/02;C22F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万学堂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铝型材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铝型材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铝合金型材门窗由于重量轻、强度高、使用性能好、装饰性强、经济耐用、无污染、能回收再利用而成为我国主要的建筑门窗产品,广泛应用于从高档公共建筑到一般的民用住宅和工业厂房。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的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的建筑门窗产品市场上,铝门窗产品所占比例为55%。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铝门窗次数频繁、每天要做多次地推拉、开合动作,不能避免接触到铝型材门窗上的细菌、病毒,对人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更严重会引发交叉传染。铝合金门窗成为传染媒介,引起大面积流行病并迅速漫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环保更加重视,开发高档环保健康型铝型材产品以适合于人们的健康个性化需要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铝型材及其生产工艺,应用该抗菌铝型材制成的铝合金门窗具有强大的抗菌功能,能有效杀死细菌、病毒,隔断其在铝合金门窗上的感染路径,避免其在空气广泛传播。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菌铝型材,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材料配制而成:硅0.6-0.8%,铁0.4-0.5%,铜0.4-0.7%,银0.05-0.2%,钴0.05-0.2%,锰0.1-0.2%,镁0.4-0.6%,铬0.1-0.2%,钛0.1-0.2%,余量为铝。
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材料配制而成:硅0.7%,铁0.45%,铜0.55%,银0.15%,钴0.1%,锰0.15%,镁0.5%,铬0.15%,钛0.15%,余量为铝。
为了使固溶相均匀化,防止晶界偏析,提高抗菌铝型材力学性能,设计一种抗菌铝型材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先将所述原材料按配比铸造形成铸锭,接着将铸锭固溶处理后放入热挤压机挤压成型,冷却,锯切,时效成抗菌铝型材。所述的配比中加入适量的铜和银,在使用过程中经空气长时间氧化析出铜、银新氧化相,经实验证明能有效杀灭室内常见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病毒等,具有显著的抗菌、杀毒作用。
所述固溶处理温度为550℃-580℃,时间为2-3小时。
所述挤压模温度380℃-410℃,所述挤压设备出料口温度500℃-530℃。
所述定型的铝型材通过风冷、雾冷、风雾混合、高压喷射混合冷却。
所述时效温度185℃-215℃,时效时间为3-5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目前市场上铝型材门窗功能较单一,本发明通过特殊的材料成份配比和热挤压工艺及热处理制度可以实现长效、可靠的抗菌功能;(2)本发明绿色、健康,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及预防大面积病毒、细菌传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抗菌铝型材,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材料配制而成:硅0.7%,铁0.45%,铜0.55%,银0.15%,钴0.1%,锰0.15%,镁0.5%,铬0.15%,钛0.15%,余量为铝。
一种抗菌铝型材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先将所述原材料按配比铸造形成铸锭,接着将铸锭固溶处理后放入热挤压机挤压成型,冷却,锯切,时效成抗菌铝型材。所述的配比中加入适量的铜和银,在使用过程中经空气长时间氧化析出铜、银新氧化相,经实验证明能有效杀灭室内常见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病毒等,具有显著的抗菌、杀毒作用。
所述固溶处理温度为565℃,时间为2.5小时。所述挤压模温度395℃,所述挤压设备出料口温度515℃。所述定型的铝型材通过风冷、雾冷、风雾混合、高压喷射混合冷却。所述时效温度200℃,时效时间为4小时。
本实施例的一种抗菌铝型材及其生产工艺,应用该抗菌铝型材制成的铝合金门窗具有强大的抗菌功能,能有效杀死细菌、病毒,隔断其在铝合金门窗上的感染路径,避免其在空气广泛传播。
实施例2
一种抗菌铝型材,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材料配制而成:硅0.6%,铁0.4%,铜0.4%,银0.05%,钴0.05%,锰0.1%,镁0.4%,铬0.1%,钛0.1%,余量为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65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