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06609.9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9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宋鹏;杨赛;孙立枢;任付平;李爱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10/12 | 分类号: | A23K10/1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发酵饲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绿色食品、无污染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猪肉及其脏器作为中国人民传统的肉食更是备受关注。目前,猪的常用饲料种类很多,按营养划分为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矿物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7大类。虽然各类饲料有各自特有的作用,对各种不同品种的猪的饲料搭配也有要求,特别是在植物性、动物性和矿物性物质中的抗营养因子不利于猪的消化吸收。同时,在肉猪的生产中,因急功近利导致过量的使用抗生素及滥用违禁物品,动物性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残留可能超标,严重影响猪肉的产品质量,从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针对猪肉产品的不同途径、方式和程度,研究环保型饲料替代品,取代那些易于造成猪肉污染的饲料或添加剂,从而生产出高质量安全型的猪肉产品,已成为未来饲料工业的一个新动向。
生物发酵饲料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微生物通过自身的代谢活动,将植物性、动物性和矿物性物质中的抗营养因子分解或转化,产生更能被畜禽采食、消化、吸收且无毒害作用的饲料原料。
目前,生物发酵饲料存在菌种来源复杂、营养水平低、对猪的肠道改善作用有限等缺陷,这些不仅与发酵菌种和发酵工艺相关,发酵底物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免疫力,促进食欲,提高进食量,顺利排泄,抗菌抗病毒,减少疾病的产生。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发酵饲料,所述饲料由生物发酵蛋白、大黄、黄芩、南沙参、檀香、板蓝根和金银花制成,且制备饲料所需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为生物发酵蛋白10-12份、大黄1-1.5份、黄芩2-4份、南沙参1-2份、檀香1-1.5份、板蓝根1-2份、金银花2-3份;
所述生物发酵蛋白以麸皮、豆粕、红薯渣、果渣为发酵底物,以尿素和氯化钠为添加剂,以白地霉、巨大芽孢杆菌和里氏木霉为发酵菌种发酵而成。
所述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粉碎
将大黄、黄芩、南沙参、檀香、板蓝根、金银花、麸皮、豆粕、红薯渣和果渣晒干,用粉碎机粉碎后过40目筛,备用;
步骤二、发酵底物预处理
将麸皮、豆粕、红薯渣和果渣按重量比为5:1:2:2混合并搅拌均匀后加入尿素和氯化钠,制得发酵物,且麸皮、豆粕、红薯渣、果渣、尿素与氯化钠的重量比为100:20:40:40:4:1,再将发酵物与水按体积比为20:3混合并搅拌均匀,即制得发酵基质,备用;
步骤三、接种菌种
向发酵基质中先加入里氏木霉搅拌均匀,30℃发酵36小时后,再加入巨大芽孢杆菌和白地霉,菌种的接种总量为3%,且各菌种个数比为白地霉:巨大芽孢杆菌:里氏木霉=3:2:1;
步骤四、发酵
将步骤三接种有菌种的发酵基质30℃发酵36h后,取出发酵产物并放入温度为80-90℃的烘干室内干燥,直至发酵产物的含水量低于10%,制得生物发酵蛋白,备用;
步骤五、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
按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称取生物发酵蛋白、大黄、黄芩、南沙参、檀香、板蓝根和金银花,搅拌均匀后即制得生物发酵饲料。
本发明中的白地霉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菌号为CGMCC 2.1132。巨大芽孢杆菌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菌号为CGMCC 1.2416。里氏木霉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菌号为CGMCC 3.5218。以上菌种购自于山东深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发明中各组分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66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