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健康智能手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07144.9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9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武剑辉;栾强厚;王正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睿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M1/21;A61B5/1455;A61B5/0205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梁年顺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健康 智能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通讯和医疗健康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健康智能手机。
背景技术
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医院监测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医用电子仪器的发展,现代的医疗监测技术已经可以满足人们对基本健康状况的监测需求,比如:体温、血压等数字化医疗监测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现有的医疗监护仪器由于价格昂贵、操作复杂、使用不方便等缺点,使其无法在普通家庭普及。此外,病人如果不去医院,医生就无法实时采集到病人的体温和血压等信息,所以可能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更新换代,手机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手机的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也越来越强大,人们对手机功能的需求也不断提出更高要求,但现在手机的功能一般集中在通信及娱乐方面,很少涉及到人体健康;另外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忙碌,对自己的健康也少有时间去关注,更不要说经常去医院进行体检,如果将这些健康状态的监测装置设置在手机上,那么人们就可以随时随地监测自己或亲人朋友的多种健康生理参数,进而可以有效的保证人体健康和预防各种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随时随地监测人体的血氧饱和度、脉搏、体温等人体生理参数的健康智能手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健康智能手机,包括手机壳体、设置于手机壳体上的显示屏及设置于手机壳体内的手机主板,所述显示屏与手机主板电连接,所述手机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监测人体生理参数的健康状态监测模块,该健康状态监测模块由感应探头驱动电路、信号滤波电路、信号放大电路、核心控制芯片STM32以及接口电路组成,所述核心控制芯片STM32通过接口电路与手机主板实现数据传输连接,在手机壳体内还设置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与感应探头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感应探头驱动电路产生驱动脉冲,当感应装置获取人体血氧饱和度及脉搏信息之后,经过信号滤波及放大处理后再反馈到核心控制芯片STM32。
进一步的,所述手机壳体内还设置有红外线体温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体温传感器直接与核心控制芯片STM32电连接。
再进一步的,所述手机壳体的正面上设置有红外感应通孔,红外线体温传感器安装在红外感应通孔内侧。
其中,所述感应装置为用于监测人体血氧饱和度及脉搏的反射式血氧脉搏感应器。
作为优选的,所述反射式血氧脉搏感应器包括感应信号发射探头和感应信号接收探头,所述感应信号发射探头与感应探头驱动电路电连接,感应信号接收探头与信号滤波电路电连接。
其中,所述手机壳体的背面上设置有两个感应通孔,所述感应信号发射探头和感应信号接收探头分别安装在两个感应通孔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信号滤波电路为阻容低通滤波电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健康智能手机,包括手机壳体、设置于手机壳体上的显示屏及设置于手机壳体内的手机主板,在手机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监测人体血氧饱和度及脉搏的感应装置和监测人体温的红外线体温传感器;本发明将手机的通信及娱乐功能与血氧饱和度、脉搏以及体温等监测功能相结合,使用者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可方便、快捷并及时的监测到当前的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体温等人体生理参数。有了本发明提供的健康智能手机的使用者,不用去医院都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健康情况,有效的保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预防了可能出现的疾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健康智能手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一种健康智能手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一种健康智能手机的内部结构连接方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健康状态监测模块的连接方框图。
图5为健康状态监测模块的电路图。
在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手机壳体 2—显示屏 3—红外感应通孔
4—感应通孔 5—感应探头驱动电路 6—信号滤波电路
7—信号放大电路 8—核心控制芯片STM32 9—接口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参见图1至图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睿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睿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71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