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卸料对辊造粒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08406.3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6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潘明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三六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22 | 分类号: | B01J2/2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卸料 辊造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粒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卸料对辊造粒机。
背景技术
造粒机是一种可将物料制造成特定形状的成型机械,其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制药、食品、建材、矿冶、环保、印染、陶瓷、橡胶、塑料等领域。现有技术中,造粒机对物料进行造粒时,物料容易粘结在用于造粒的凹槽内,使得造粒完成的药丸不易脱落,影响下次造粒的效率以及物料的造粒品质。上述问题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物料不易粘结在凹槽内壁,造粒效果好的自卸料对辊造粒机。
本发明提出的对辊造粒机,包括:机架、第一辊、第二辊、第一辅助脱模辊、第二辅助脱模辊、齿轮传动机构和驱动机构;
第一辊、第二辊、第一辅助脱模辊和第二辅助脱模辊均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第一辊和第二辊位于第一辅助脱模辊和第二辅助脱模辊之间,驱动机构通过齿轮传动机构驱动第一辊、第二辊、第一辅助脱模辊和第二辅助脱模辊转动;
第一辊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第二辊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在第一辊和第二辊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一一扣合形成与药丸形成匹配的造粒空间;
第一辅助脱模辊内部设有第一油腔,第一辅助脱模辊外壁设有多个与第一油腔连通的第一出油嘴,在第一辊和第一辅助脱模辊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出油嘴可伸入第一凹槽内,以对第一凹槽内壁进行润滑;
第二辅助脱辊内部设有第二油腔,第二辅助脱模辊外壁设有多个与第二油腔连通的第二出油嘴,在第二辊和第二辅助脱模辊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二出油嘴可伸入第二凹槽,以对第二凹槽内壁进行润滑。
优选地,第一出油嘴和第二出油嘴的形状分别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状匹配。
优选地,第一辊第二辊、第一辅助脱模辊和第二辅助脱模辊外径均相等。
优选地,机架的进料口位于第一辊和第二辊上方。
优选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均匀分布在第一辊和第二辊上。
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与电机连接的减速器。
本发明提出的自卸料对辊造粒机,驱动机构通过齿轮传动机构驱动第一辊、第二辊、第一辅助脱模辊和第二辅助脱模辊转动,在第一辊和第一辅助脱模辊转动过程中,第一出油嘴可伸入第一凹槽以对第一凹槽进行润滑;在第二辊和第二辅助脱模辊在转动过程中,第二出油嘴可伸入第二凹槽以对第二凹槽进行润滑;第一辊和第一辊转动过程中,润滑后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对扣合对物料进行造粒,造粒后的物料受自重由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内落下。本发明提出的自卸料对辊造粒机,物料不易粘结在凹槽内壁,其运动到预定位置时受自重落下,造粒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卸料对辊造粒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卸料的对辊造粒机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卸料对辊造粒机,包括:机架1、第一辊2、第二辊3、第一辅助脱模辊4、第二辅助脱模辊5、齿轮传动机构6和驱动机构7;
第一辊2、第二辊3、第一辅助脱模辊4和第二辅助脱模辊5均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辊2和第二辊3位于第一辅助脱模辊4和第二辅助脱模辊5之间,驱动机构7通过齿轮传动机构6驱动第一辊2、第二辊3、第一辅助脱模辊4和第二辅助脱模辊5转动;
第一辊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第二辊3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在第一辊2和第二辊3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一一扣合形成与药丸形成匹配的造粒空间;
第一辅助脱模辊4内部设有第一油腔,第一辅助脱模辊4外壁设有多个与第一油腔连通的第一出油嘴,在第一辊2和第一辅助脱模辊4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出油嘴可伸入第一凹槽内,以对第一凹槽内壁进行润滑;
第二辅助脱辊5内部设有第二油腔,第二辅助脱模辊5外壁设有多个与第二油腔连通的第二出油嘴,在第二辊3和第二辅助脱模辊5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二出油嘴可伸入第二凹槽,以对第二凹槽内壁进行润滑。
上述方案中,在对物料造粒前,第一辅助脱模辊4和第二辅助脱模辊5分别对第一辊2上的第一凹槽和第二辊3上的第二凹槽进行润滑,润滑后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转动过程中可相互扣合形成与药丸形状匹配的造粒空间,在物料造粒完成后,其运动到预定位置而受自重落下。
第一出油嘴和第二出油嘴的形状分别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状匹配,使得对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壁润滑均匀,进而使得物料分别效果好,提高了对物料的造粒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三六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三六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84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厂房屋顶加固维修用脚手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抱箍承重架及脚手架平台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