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露天矿端帮残煤气化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08415.2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2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韩流;杨飞;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C41/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露天矿 端帮残 煤气化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露天矿端帮残煤气化回收方法,尤其适用于大长形近水平露天矿的露天矿端帮残煤回收开采,可以回收端帮残煤及煤层气、降低剥采比,减小粉尘污染,实现绿色开采。
背景技术
露天开采作为采矿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煤炭开采任务,其本质即剥离矿体上覆岩层,直接获得有用矿物。大型特大型大长形近水平内排露天矿,煤炭产量较大,出煤量稳定。然而由于地质条件的限制,露天矿端帮较缓,随着开采的进行,端帮暴露面积逐渐扩大,端帮压煤量大;进行内排过程时,端帮煤炭被二次掩埋,难以回收,资源浪费严重。如若要进行资源回收,则需扩大境界,增加补充扩帮量;若进行靠帮开采,端帮运输通道将被破坏,需重新设置新开拓系统。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方法简单、减少资源浪费、有效回收端帮残煤、提高矿山整体效益的露天矿端帮残煤气化回收方法。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露天矿端帮残煤气化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随着露天矿工作帮的推进,在端帮即将被内排土场掩埋前,从露天矿端帮向内水平施工一条气化通道;
b.在气化通道端帮出口一端设置排气管至排土场最终标高处,在端帮残煤暴露面用锚喷支护设置密封挡墙进行密封;
c.在气化通道另一端正上方地表处打钻井,形成与气化通道相通的进气孔,再在进气孔与排气孔两孔中间施工一个辅助孔,形成贯通三孔的气流通道;
d.间隔煤层厚度2-4倍的距离,重复步骤a、b、c,依次施工下一条气化通道,
直到完成整个端帮残煤面的气化通道布置,形成端帮残煤地下气化管网,与地面气化采集系统相连实现露天矿端帮残煤气化回收。
所述的密封挡墙使用渗透性较差的密封材料。
有益效果:本发明适用于回收端帮残煤,可避免资源浪费,实现端帮残煤绿色开采。在大型特大型大长形近水平露天矿中,随着工作帮的推进,内排土场也相应跟进。在端帮被掩埋前,使用螺旋钻或端帮采煤机等设备,按一定规律回收部分残煤,在端帮残煤中形成一定的气体运输通道。或运用地采综采设备,在端帮煤炭中开拓运输通道,构建气化通道。在内排跟进压帮前,在端帮残煤暴露面处喷浆设置密闭挡墙,并在相应的通道处设置排气口。在运输通道另一端,境界顶部打钻孔(井),形成进气口,使气体通道贯通。本发明在现有的露天矿山开采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露天矿端帮残煤进行气化回收,能够在保证矿山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回收端帮残煤,避免资源浪费,实现端帮残煤绿色开采。具有应用成本低、绿色高效、经济效果好等优点,其方法简单,减少资源浪费,能有效回收端帮残煤,从而提高矿山整体效益,具有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露天矿端帮残煤气化回收方法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露天矿端帮残煤气化回收方法端帮布置示意图。
图中:1-端帮,2-气化通道,3-端帮出口处,4-排气管,5-排土场,6-密封挡墙,7-进气孔,8-辅助孔,9-气流通道,10-端帮残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露天矿端帮残煤气化回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随着露天矿工作帮的推进,内排土场按常规相应跟进,在端帮即将被内排土场掩埋前,利用螺旋钻、端帮采煤机或地采综合开采设备,从露天矿端帮1向内水平施工一条气化通道2;
b.在气化通道2端帮出口3一端设置排气管4至排土场5最终标高处,形成排气孔,在端帮残煤10暴露面用锚喷支护,形成密封挡墙6进行密封,以避免合成煤气逸散到排土场松散缝隙中,所述的密封挡墙6使用渗透性较差的密封材料,如改性沥青密封材料等。
c.在气化通道2另一端正上方地表处打钻井,形成与气化通道2相通的进气孔7,再在进气孔7与排气孔4两孔中间施工一个辅助孔8,形成贯通三孔的气流通道9;
d.间隔煤层厚度2-4倍的距离,重复步骤a、b、c,依次施工下一条气化通道2,直到完成整个端帮残煤面的气化通道布置,形成端帮残煤地下气化管网,修建或利用现有地面气化集线系统,与地下气化管网相连,将合成气富集回收,实现露天矿端帮残煤气化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84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巷道超前钻孔导流抽采采空区瓦斯技术
- 下一篇:安全防喷工作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