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WiFi的TCP和UDP流吞吐量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08976.2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2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廖勇;周昕;李瑜锋;张舒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wifi tcp udp 吞吐量 分析 方法 | ||
1.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WiFi的TCP和UDP流吞吐量分析方法,具体为:假定网络中TCP上行和下行流处于饱和状态且与有限负载UDP上行流相互竞争,通过建立相应模型并利用马尔科夫随机过程计算网络中活跃TCP和UDP站数目的稳态分布,再将该分布函数植入到MAC协议模型中,推导出近似但精确的TCP和UDP吞吐量表达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WiFi的TCP和UDP流吞吐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同一接入点AP下的移动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交流;假设在任何时间,每个无线站点都是单个的上行或下行流;表示TCP下行链路的接收站点数目,表示TCP上行链路的发送站点数目;AP转发TCPACK给发送者或TCP数据给接收者,ST表示一个站点产生的TCP流,SuT是一个站点发送TCP上行数据,SdT表示一个站点接收TCP下行数据;
模型假设:
S.1:TCP流无丢包损失,也就是每个站点的传输队列无穷大避免缓冲区溢出;
S.2:信道为理想的信道,不会影响帧传输;
S.3:无线信道是系统链路的瓶颈;
S.4:只考虑长时间的TCP链接,也就是有无穷的数据需要发送;
S.5:在接收点的应用程序从socket接收缓冲区读数据的速率为它从网络接收到的速率;
S.6:不考虑ACK延迟;
以下是基础架构网络模型的等效网络,假定SU表示站点的UDP流,有NU个UDP上行流;个TCP上行流和个下行流;TCP流为持续不间断且UDP流是一个有限的负载,当进行TCP和UDP建模时,可忽略用于双向传输复杂的基于反馈的流控制算法,这样TCP站点可以模拟为一小部分的单向传输源;对个TCP下行流而言,实际的AP产生TCP数据;对个TCP上行流而言,AP产生TCPACK因此在等效网络中,AP是饱和的,那么它传输时的包负载的概率分布函数为:
其中,AP的有效负载包大小不超过lbytes,TCP段的大小固定为lT,ACK不占用有效负载;
假设φ为饱和无线站点,也就是(φ<NT),仿真实际TCP站点产生的总的TCP吞吐量;考虑到这些等效站点为个TCP下行流产生TCPACK,并且对个TCP上行流产生TCP数据,那么通用的站点包负载分布概率可以计算为:
令Yudp(t)为在t时刻存储在所有SU站点传输队列里面总的UDP数目,t和t+1作为两个连续退避时隙的开始时刻。在稳定条件下的虚拟时间结束后SU个站点传输队列有h个UDP数据报文的概率为:
其中,hu=NU·WU,WU表示操作系统分配给UDP套接字缓冲区的大小。
假设套接字缓冲区是有限的,因此在发送方缓冲区溢出造成的数据报文丢失依赖于UDP和当前网路竞争。为简便起见,采用短符号Yh表示系统状态{Yudp(t)=h},E[R]h(也可以写作E[R(h)])表示状态Yh对应的随机变量R的期望。
为了减少模型的复杂性,采用近似方法,比如说,对每次传输尝试,不管有几次重传,站点传输概率始终为pk,k是网络中积压的站点数目;为了计算在状态Yh的积压站点数,假定UDP数据存储在SU站点的传输缓冲区里面,并且均匀分布在SU个站点的输出队列里面;又令表示在Yudp(t)=h状态时,积压的SU站点数目,并且令kh是状态Yh时的积压节点的数目;鉴于先前的考虑,有:
因此,在Yh时,总的活跃站点的数目有个活跃UDP站点、一个饱和AP和φ个等效饱和TCP站点,则:
为了简便,忽略在参数k里面的下标h;
事实上,实际的包到达过程是一个连续时间过程,一个新的UDP包到达是随机的;简单来说,假设队列仅仅在时隙的末尾结束时发生变化,但是在这个时隙内,pk是一个常数;而到达过程离散化只是一个近似,它存在一点误差,但可提供精确的结果;
根据先前的观察,可以把{Yudp(t)}的随机过程看作是离散的马尔科夫链;注意,这是一个有限的马尔科夫链,因为SU站点的输出队列不能存储超过hu个UDP数据包;设γi1,i0是Pr{Yudp(t+1)=i1|Yudp(t)=i0}的缩写,为了计算传输概率,需要引入一些辅助的概率;首先,必须定义如何计算UDP负载;关键的假设是,定义函数Θ(i,T)表示在一个一般时间间隔T内到达SU个站点传输队列里面的数据包个数有i个;为了获得这个封闭的γi1,i0的传输概率,需考虑在Yh的状态下不同的虚拟时隙的类型;一般地,一个虚拟时隙可以是:
①一个空闲时隙
概率Pr{Idle}h=(1-pk)k;在一个空闲时隙,i个新的UDP数据到达SU站点传输队列的概率是Θ(i,SLOT),SLOT表示时隙长度;
②一个成功的传输
虚拟时隙包含一个成功的传输概率Pr{Succ}h=kpk(1-pk)k;另外,利用虚拟时隙还可以区别三种不同类型的成功传输,1)AP以概率Pr{SuccA|Succ}h进行传输,平均持续时间是2)一个SU站点以概率Pr{SuccU|Succ}h进行传输,平均持续时间是3)一个站点成功传输概率是Pr{SuccT|Succ}h,平均延迟是在一个成功传输中i个新的UDP数据报文到达SU站点的传输队列的概率是X表示成功传输的类型;
③一个碰撞
虚拟时隙的碰撞概率是Pr{Coll}h=1-Pr{Idel}h-Pr{Succ}h,持续时间是E[TC]h;在碰撞过程中,i个新的UDP数据报文到达SU站点传输队列的概率是Θ(i,E[TC]h);
从上面的标准概率参数,可推出:
通过以上定义的概率,得出马尔科夫链的一步转移概率:
上式(*)里面的第一个表达式是存储在SU站点的传输缓冲区里面的UDP数据减少1时的概率;这个事件发生在间隔内,有一个SU站点进行了一次成功传输,但是没有新的数据报文到达;第二个表达式是存储在SU站点的传输缓冲区UDP数据从h上升到δh+h时的概率,并且δh∈(0,hu-h-1),第三个表达式表示从一个通用状态Yh到状态Yu时的传输概率,所有的UDP套接字都是满的;因此,在这个状态下,下一个新的UDP数据报文不能进入网络;从状态Yu到任何可以解释为公式里面的总和;
由公式(*)写出马尔科夫链通用状态Yh的表达式:
结合上式与归一化条件,已经解决了线性系统等式的结果,并已经计算出在(1,NT)中的每个Φ值的静态链分布,再将bh嵌入到MAC协议模型中,可以进行吞吐量分析;
令ρ*是系统传输层的吞吐量,定义为每个单位时间成功传输的负载数目;一旦P-Persistent中假定MAC协议操作和再生性能被分配给描述信道占用率的随机过程,按照近似方法,可以证明:
其中,E[Tws]是一个虚拟间隔的平均持续时间,E[Pvs]是在平均虚拟间隔E[Tws]内平均传输的负载数目;根据在状态Yh时的条件期望,E[Pvs]可以表示为:
其中,E[Ps]h是一次成功传输的平均负载长度,E[Tvs]可以计算为
特别地,考虑到在虚拟时间间隔内,平均虚拟时间间隔长度可以写为:
E[Tvs]h=Pr{Idle}h·SLOT+Pr{Coll}h·E[TC]c+Pr{Succ}h·E[Ts]h
其中,E[Tvs]h是一次成功传输需要的平均时间;
考虑到可能的成功传输的不同类型,推出:
为计算ρ*,必须计算E[PS]h,类似公式:
E[Tvs]h=Pr{Idle}h·SLOT+Pr{Coll}h·E[TC]c+Pr{Succ}h·E[Ts]h,可以得出:
其中,是AP成功传输TCP负载的平均长度,是一个站点成功传输TCP负载的长度;是一个SU站点成功传输UDP的平均长度;在假设中,为了计算公式和里面的负载概率分布函数,有:
鉴于先前的结果,可以计算得到的吞吐量表达式;
ρ*的表达式可以写为:
是在SU站点中每单位时间成功传输的UDP数目,是站点每单位时间接收到的TCP负载长度;是站点每单位时间成功发送TCP负载的数目;考虑到公式:
推出
其中,ρ*是φ参数的隐式函数,φ值表示无线站点扮演TCP发送者和TCP接收者对平均网络活跃度的贡献;因此为一个离散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WiFi的TCP和UDP流吞吐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WiFi的UDP和TCP流的吞吐量分析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10、开始;
步骤20、建立系统模型,并给定假设条件;
步骤30、推出饱和AP和饱和无线站点的包负载概率分布函数,如:
步骤40、采用近似方法简化系统模型;
步骤50、利用马尔科夫过程分析系统状态{Yudp(t)},并推出马尔科夫链非空的一步转移概率,如:
步骤60、结合一步转移概率计算每个Φ值的静态链分布;
步骤70、由状态Yh时的条件期望计算一次成功传输的平均负载长度E[Ps]h和在平均虚拟间隔E[Tws]内平均传输的负载数目E[Pvs];
步骤80、计算ρ*的值,完成吞吐量分析;
步骤90、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89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侧带孔防风型灶具支架
- 下一篇:一种双侧带孔防风支架简易节能灶具